95后是个很矛盾的群体,一边喊着佛系,一边走着心。作为网生一代,他们一出生就迎来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8090后在互联网上寻找青春的记忆,95后却习惯利用互联网实现衣食住行的一切。

利用互联网交朋友,是95后与生俱来的天赋,所以当很多8090后还在社交网络上纠结该用哪张照片吸引更多点赞时,95后已经在他们感兴趣的圈子里找到了一群好朋友。当很多互联网从业者还在忙着研究95后的群体特征时,已经有突出重围的社交产品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了。

soul app就是这样一款凭借“灵魂对话”模式在年轻人中走红的社交软件。soul通过主观维度(人格、兴趣、三观)和内容(UGC)来匹配用户,一键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人和内容,初心是帮助用户找到有化学反应的好朋友。

soul聊天是和什么人聊(一边走心一边佛系)(1)

soul将社交对象对准陌生人,但与以往陌生人社交软件默认颜值决定一切的逻辑不同,soul弱化了颜值在社交中的重要性,提倡社交基于内心和灵魂进行。soul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把不同人群分隔开来,用户登陆soul后只需进行30秒灵魂自测,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专属星球。soul基于灵魂画像结果为用户匹配最合拍的用户和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避免了鸡同鸭讲的尴尬。

soul的成功源于纯粹,不做效率工具。soul是个记录心情和认识朋友的好地方,但绝不是一款好用的陌生人约x工具。soul虽然没办法保证每一个用户都是抱着美好目标来到这,但它倡导的社交理念绝对是最纯粹的。况且,soul一向以审核严格著称,任何涉及性骚然或其它不良行为,一经举报即被封号,这是很多社交软件做不到的。

soul聊天是和什么人聊(一边走心一边佛系)(2)

有用户或许已经注意到,最新版本的soul上线了相机功能,有人因此认定soul打了自己的脸:说好的不看脸,上线相机功能不就是用来看脸的?这种说法有两个错误,首先,soul主张的是基于灵魂和三观的社交体验,不把看脸作为社交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意思是,用户在soul的初次相遇是在三观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因为“你觉得他帅,他觉得你好看”。基于颜值开始的社交,很难进行长久有效的对话,比起满足社交需求,更像是满足一时饥渴。

其次,上线相机功能只是产品功能的完善,让用户的使用感更为流畅。人工智能匹配和高质量情感沟通之下,很容易让用户间聊着聊着就产生更深层次的关系,有人认定彼此是可以线下见面交往的好朋友,有人认定彼此是可以试着恋爱的合适对象,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产生“看脸”的需求。作为一款社交产品,如果一味追求精神对话,而忽视了用户需求,那就显得不够合理了。

soul的相机功能除了有自拍和他拍以外,还可以用来制作表情包和拍摄视频。95后用户比起文字对话,更习惯于语音聊天和互发表情包,这是用户需求倒推soul在完善功能体验,而不是忘记灵魂对话的初心。

soul聊天是和什么人聊(一边走心一边佛系)(3)

95后群体是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他们不习惯被强迫适应规则,他们更喜欢随心情而定。独居和共享都是他们乐意接受的生活理念,在社交上,他们一边非常乐于对陌生人说真心话,另一边在现实生活中又极为重视隐私感。这也是为什么soul的陌生人匿名社交设定能吸引他们的原因。

soul充分尊重年轻人的社交意愿,不强行设定规则, 只引导用户基于内心进行。分享和交流是soul上主流的两种社交行为,有的用户喜欢用对话(包括文字和语音)来排解孤独感。有的用户习惯用文字记录心情,并以此排解情绪。还有的用户两种方式都能接受。单项倾述和双向交流都是用户自发的行为,并没有哪一种更高级,或更被soul推崇。soul倡导的是自由表达和真实交流的社交氛围,至于选择哪种方式开展社交,那是用户自己的选择。

soul聊天是和什么人聊(一边走心一边佛系)(4)

soul的宣传标语是“跟随灵魂找到你”,soul吸引用户的亮点是不看脸,基于灵魂对话。正是这种相对另类的社交模式,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年轻用户入驻soul。用户期待在日常生活以外,有一个可以 释放真实情绪的秘密树洞,和遇到一群互不认识但能聊得来的朋友,soul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用户登录soul,本身是默认了soul的社交法则的,所以即使soul不断增加新的功能体验,只要灵魂对话的初心不变,就不会对用户群体造成太大影响。换句话说,即使soul上线了相机功能,如果用户还没有这个需求,他们就不会主动去使用这一功能。

soul还年轻,还在成长,soul的用户也在成长和变化。soul的变化是在完善自我,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社交需求,而不是违背初心。变不一定成功,但不变必将被淘汰,soul想更长久的存在,帮助更多用户消灭孤独,找到朋友,这是永远不会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