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看,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推行难度非常大。

最让大家诟病的是,事业单位人员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退休待遇却很高。

不过这不是焦点,1991年之前企业参加过工作的人也是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一样也是计算退休待遇了。

而且90年代我们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那个时候我们的企业待遇是很高的。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时候的机关事业单位真的待遇很低,能坚持下去的也很不容易,事业单位工资也是2000年之后待遇才涨上来的。

即使我们国家从2014年9月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也明显改变不了收不抵支的情况,还是需要财政进行大力支持。

尤其是我们的职业年金制度,直接在年金制度的办法里面规定了可以采取记账制,全国目前只有上海实现了实帐职业年金。记账制其实是空账,也相当于财政资金不停的补窟窿。

基本上跟原先发放退休待遇是没什么两样的。反而通过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大幅上升,各地方政府由于缴纳保险和职业金的财政负担也压力增大了很多。

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我们会逐渐实现养老金发放由财政负担转向事业单位养老基金承担。

以前的双轨制,实际上是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替代率非常高,达到80-90%以上。

而我们的企业单位替代率只能达到40%左右,缴纳年限低的仅仅20%不到。

并轨之后,实际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区别。因为如果我们事业单位正常缴纳养老金的话,退休待遇的替代率仍然会维持到80~90%。而企业由于参保时间短,缴费基数低,待遇还是会滴。

但是有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事业单位参保年限作为退休待遇的评判标准了。而不是因为退休前突击进人或者突击提升职称、职级待遇,就能够提升养老金的了。

我们国家要走的路,未来实际上是引导企业按规定给职工交纳养老保险待遇,逐步建立起高水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有这样,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差额才会越来越小。

退休双轨制是谁说的(退休双轨制和后来的并轨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