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看古装电视剧,可能会对电视剧里的服装感兴趣,或许也听过直身、直裰、直裾、道袍、深衣一些名词,你可知道这些是什么衣服?脑海里是否能对号入座?
《皇都积胜图》路人穿着多为道袍
这些名词虽然在提及古装的时候经常出现,但是由于很多影视剧中使用不够严谨,很多时候理解不够准确,距离事实还是有一定偏差的。比如"道袍",不知道的就理解成道士的袍子,其实这个词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可以拆分理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古代服装到底是怎么区分的。
道袍与直身道袍其实和直身非常相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分不清它们的区别,后来依据《酌中志》中的记载才弄明白它们有什么不同:"直身, 制与道袍相同,唯有摆在外。就是说,两者均为交领长袍,两侧开叉有摆。区别在于,道袍的摆在内,而直身的就像圆领袍一样,摆是在外面的,由此看来,直身穿着的场合应该比道袍的场合更正式一点。
《徐显卿宦迹图》直身
《徐显卿宦迹图》圆领袍-常服
在《徐显卿宦迹图》里可以看出来,直身使用场合与圆领袍相似。圆领袍可以缀补子,直身也可以缀补子,且圆领袍属于常服,而道袍则是便服了,所以这印证了直身所用场合可能要高于道袍的猜测。
这里又会出现一个名词误解,"常服"也是一个 专有名字,并不是平常穿的衣服,而是指常朝之服,所以常服其实是一种礼服。那么平常的衣服怎么表述呢?这便是--便服了。
变化莫测的直裰直裰又是指哪一类衣服呢?《西游记》中有一段提及,那道童穿的一领葱白色云头花绢绣锦沿边的鹤氅,真个脱下来,被行者吹一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一件土黄色的直裰儿,与他穿了。却又拔下两根毫毛,变作一个木鱼儿,递在他手里道:"徒弟,须听着,但叫道童,千万莫出去;若叫和尚,你就与我顶开柜盖,敲着木鱼,念一卷佛经钻出来,方得成功也。"
由此可见,直裰与佛教有一定关联,不过在"世俗的世界"里,一般直裰是两侧开衩且无摆的一种衣服,与有摆的前面两者相比,穿着的层次还要再低一些。在一些画像里,那些仆役或庶民所穿的衣服很有可能就是直裰。
但是根据一些记载,直裰早先应该不是目前定义的样子,而是类似上下分裁、下半身打褶的样式。所以直裰也有可能只是佛教衣着的名词。
其实僧人服饰整体来看,在唐朝几乎完成了汉化,而直裰则有可能是完成汉化之后一个简化的款式。在成书于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卷五中有这样的记载:"相传,前辈见僧有偏衫而无裙,有裙而无偏衫,遂合二衣为直裰。就是说,在那之前,已经有人将原本不相干的偏衫与裙缝合为一,做成类似连衣裙的长衣了,这就是僧人穿的直裰。
执念颇深的深衣
明代-深衣
深衣有着非常浓厚的儒家背景,历代大儒学者对深衣都有非常多的考究,由于考据不同,又分为朱子深衣、江永深衣等。所以目前为止对深衣的考究仍然存在争议。目前普遍认知的明代深衣,如下图。明代深衣与前面所讲的道袍有很多不同之处,它是浅色衣身,深色边缘,上下分裁,下半身拼幅,多搭配幅巾。深衣的地位也很特别,并不是日常服饰,而是在一些儒家色彩浓重的仪式场合的穿着,所以当时并不是人人都可穿深衣。
不是衣服的直裾、曲裾
和上面介绍的衣服种类不同,直裾、曲裾并不是衣服款式的名字,而是一种衣襟的样式。所以一般表述为"直裾袍""直裾禪衣""曲裾深衣"这样的称呼,并不会直接用"直裾"" 曲裾"来表示某个款式的衣服。
但是一般衣襟基本都是属于直裾的,所以除非为了区别于曲裾,不会特别表示出来。《说文》 里说"直裾谓之襜榆",就是说擔榆一般是直裾的,然而襜榆除了直裾还有没有其他式样,目前尚不明了,所以直裾的使用范围也有待商榷。
总结: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两点需要注意:古代服饰史中同名不同物的情况很多,必须加以区分年代和场合才能精确认定指的是哪种服饰。不论详细情况"一把抓"地进行阐述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其次,不同时期的古人也会对服饰进行考证,并对文献加以注解,然而古人的考据结果并不完全正确。古人也是平常人,有些相近的东西,即便是当时的古人自己也常犯糊涂,所以对古人写下的东西不能盲目相信。
我们身上任何一件衣物,都是走过长长的历史才发展成如今的模样。剧烈的时代变迁,让我们很难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推测古人是如何穿着它们的,但是它们依然像一条温暖的线,牵着岁月的两头:这里是年轻的我们,那里是曾经年轻的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