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女孩子而言,“男女平等”的意识早已经深入人心,女孩子在终身大事的选择上往往会更加的有主见,对于自己不满意的“对象”也可以大胆的“Say No”!

但是你们知道吗?

古代的女孩子如果不嫁人的话是违法的,甚至会被当时的统治者强制安排“出阁”,完全不会倾听女孩子的真实想法,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书籍

古代女孩不嫁人真的违法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章第五条所说的:“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意思就是在面对婚配对象的选择上,不论男女都有着完全独立的选择权,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此加以干涉。换句话来说,如果女孩子自己不想出嫁的话,那谁也不能去强迫性的要求女孩子结婚,反之才是违法。

但是在《汉书·惠帝纪》中,却明文表明了:“女子年十五至三十不嫁,五算”。

说的就是公元前189年,西汉的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明确下达了一个诏令:“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女孩子如果不出嫁,就要交纳赋税”,也就是说,女孩如果不出嫁,那就得“罚款”。

在汉朝“人口税”赋税制度中,正常的情况下是每个人每年“一算”,也就是120钱,但是这个“五算”制度一施行,却让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未出嫁的女孩子每年得交纳“五算”,也就是600钱,额度高达正常人所交纳“人口税”额度的五倍。

如此一来,如果女孩不想结婚,那你就得被强制性的交纳这明显就不合理不公平的人头税,按照西汉初年那贫困的时代大背景,除了富贵人家,又还有哪家的女孩子能交纳如此高额的“罚款”?

只能是早早的赶在15岁之前就出嫁,从而逃避“罚款”了。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2)

包办婚姻写意图

无独有偶,在《晋书·武帝纪》中,也明文记载了:“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这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下达的一个诏令,啥意思?

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女孩子到了十七岁,如果父母还没有安排出嫁的话,就会由朝廷接手,亲自为这个女孩子挑选“夫君”,也就是“婚配对象”,也就是我们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指婚”。

但完全没有电视剧中由皇帝亲自指派的那般美好,那么多的女孩,皇帝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不是?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官吏随随便便指定一个“男丁”,然后你出嫁就完了,而且是强制性的,你不嫁都不行。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3)

准备出嫁的古代新娘

另外,这种以律法形式明令要求女孩子出嫁的规定,在古代也绝非仅仅只有这两个朝代推行,宋朝以及明朝的“婚姻律法”中也均有所提及,区别就是严格程度之间的差异罢了。

并且,在宋朝时期,女孩出嫁的年龄甚至被提前到了13岁,明朝也不遑多让,十四岁就得出嫁。

这要是放在我们现在,一个十三岁十四岁的女孩子,完全就还是一个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呀,发育慢点的,可能都还没开始发育。可是在古代,这个年纪的女孩兴许都已经当妈妈了。

就好比公元1626年,年仅十三岁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就已经被他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了皇太极做“侧福晋”,并于公元1629年生长女“爱新觉罗·雅图”,也就是“固伦雍穆长公主”,时年孝庄文皇后年仅16,还未成年。

虽然不是一个朝代,但也充分说明了在古代封建时期,女孩子年仅十来岁还未成年之时就会被强制性嫁为人妇甚至为人母的现象,已经形成了一种稀松平常的常态。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古代会形成这种“女孩子不出嫁就违法”的“封建陋习”呢?

至于古代为何会形成这种“女孩子不出嫁就违法”的封建陋习,笔者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战争频发”,二是“天灾不断”,三是“维护政权稳固所必然”。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4)

古代战争插图

封建时期的历史,说白了就是一段“不停的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而战争,无疑就是这种时代局势下所形成的产物。

但是“战争”不是游戏,纵观从古至今的战争史,无数血淋淋的史实都在向我们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好比公元1267年,大蒙古国向南宋发动的“宋元战争”,这场截至公元1279年结束,历时十二年的战争所带来的“瘟疫”和“饥荒”,直接导致了人口数量从南宋末年的8000余万人骤降到了元初的5000多万人。甚至都被记录到了《吉尼斯世界记录》里面。

再比如,中世纪在欧洲肆虐的“黑死病”,同样是因为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的缘故,被带到了欧洲的土地上,然后迅速开始了蔓延,成了中世纪欧洲人的梦魇,短短的六年时间让欧洲人口损失多达2000多万人,相当于当时欧洲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

战争的可怕,绝非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所能想象的到的。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5)

旱灾肆虐下的土地

科技水平的落后,让古代人对于“大自然”的了解程度太浅,也就表示对于大自然的了解几乎无限接近于零,面对大自然的愤怒,也就不能提前做出一系列的部署来预防,一旦“天灾”到来,那将是古代任何人都无法抵挡的一场噩梦。

好比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这场从公元1876年到公元1880年,持续四年的旷世大旱灾,就给清朝时期的百姓带来了一场无法抵挡的“浩劫”。

据《南江县志》的记载:“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赤地数百里,禾苗焚稿,颗粒乏登,米价腾涌,日甚一日,而贫民遂有乏食之惨矣”。

截至最后的统计,因“丁戊奇荒”所造成的伤亡人数达千万之多,历史上这样的“天灾”案例也绝不仅仅只是这一个。

旱灾、蝗灾、洪涝、瘟疫,古代的任何一场天灾都可能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是何等的凄凄惨惨戚戚。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6)

唐太祖李世民蜡像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政权的根基在于民众,也就是人口,从上面两点因素中也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一个朝代如果发生了重大的“天灾”或者“战争”的话,人口就会急剧缩减,也就是说支持政权的根基就会面临崩塌的局面。

换句话来讲,没有了“人”,那政权的统治者又还能去统治谁呢?

所以,怎么样才能尽可能增加人口数量的问题,无疑就成了古代统治者最为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有了人,就有了政权的根基,政权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壮大,茁壮成长,古人治国信奉的“以人为本”,也正是出于这个“理念”。

也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再加上古代人普遍“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的推波助澜,由此也就导致了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只能称得上是男性的附属品,因此再制定律法,强迫性要求女性在规定年龄出嫁生子,增加人口数量也就无可厚非了。

属实是有其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必然性!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7)

开开心心准备出嫁的新娘

又是什么原因,让现代女孩的“出阁”变得可以由自己把握,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涉和限制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是现代健全的的法律体系所规定的呀,前文不是提到过了吗,“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任何一方提出异议,都可以视作为“婚姻关系”的不成立。

当然,这是在结婚之前哈!有了“结婚证”这个小本本以后就得去民政局申请“解除”婚姻关系了。

也正是基于法律对女性地位的保护,让男女平等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才形成了女孩嫁不嫁人完全自己说了算的现状。

除此之外,“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也是形成这种现状的幕后推手之一。

古代的女子可以嫁到哪里(古代女孩不嫁人)(8)

清理城市排水管道的工人

好比洪涝灾害,要是放在古代,一场洪水会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相信笔者不用多说吧?更别提还有洪水所带来的瘟疫的传播了。

但是现在的洪水在天气预报的预警之下,人们就可以提前预防,发达的城市排水系统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城市内部的积水排到其它的地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正常的生活。

“瘟疫”更是不用说了,发达的医疗水平之下,还有什么“瘟疫”能不受控制的肆虐呢?不存在的。

所以,珍视现在的和平吧,也只有和平,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自由”,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男女平等之下的“婚姻”自由哦!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