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四川苍溪县元坝镇张王乡某村“牛人”——仲新华,1989年随打工潮闯社会,进马戏团学得一身技艺,而后自己办杂技团捞得人生第一桶金,成为90年代的“百万富豪”。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他在2001年突然关掉自己的杂技团,带着60多万元现金回老家农村创业,投资养鱼、养鳖(又称甲鱼)。外人难以理解,身边的人都不支持。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且一干就是21年。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1)

年轻时的老仲,在表演杂技

信心十足地回乡承包360亩水库养鱼,结果遭遇“当头一棒”

2001年回农村时,老仲修了老家房子花30多万元。而后承包360亩水库搞水产养殖(120亩的有两个,40亩的有3个),总投资约30万元左右。

他采取“鱼 鳖”生态混养模式,鳖的成长周期长,常规养殖一般是2-3年才能长到两斤左右。但他崇尚的是生态养殖,因此一般需要3-4年才能成长到两斤。

用养鱼配套来实现短期创收,帮自己度过漫长的甲鱼养殖期。第一批,他投入鳖苗(也叫甲鱼)14万元,其余的16万元投入了鱼苗。

老仲的水产养殖项目在当时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家,农业局、水利局都给予了认可和鼓励。他成为了大家眼中敢想、敢干的“牛人”。

结果因为经验不足,2002年、2003年眼看都已经长大的鱼却得病而大面积地死亡,损失近6吨的成年鱼。甲鱼养殖也同步受到影响。

从2002到2005年,这4年他遭到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所有投资都几乎打了水漂。那个年月几十万的投资,相当于现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老仲欲哭无泪。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2)

2022年的老仲

交了5年学费,创业陷入困境,家人矛盾重重,朋友离他远去,依然咬牙坚持

2006年,已经没有资金投入了,老仲迫不得已向银行申请贷款10万元继续维持。所幸的是在他最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专业养殖甲鱼的老师,教授了他关于养殖、产蛋、育苗等很多关键技术,并给予了他继续养鳖的信心。他的鳖,还有些经过几年磨难依然存活了下来,并且长大到4-5斤左右了,开始生蛋。

甲鱼浑身是宝,除了本身就是具有食药价值的美味肉食。而且甲鱼蛋富含胶原蛋白、氨基酸等身体需要的元素,其营养价值比鸡蛋高多了。甲鱼蛋比较精贵,市场上也很抢手。

他却舍不得卖掉这些成年甲鱼,也不愿意卖这些蛋。他想留着这些甲鱼,继续生蛋,并将这些蛋继续孵化成甲鱼苗,自己留一部分喂养,再对外出售一部分。

可回流的资金远远不够需要持续烧钱投入的费用,老仲坚持到2007年,资金陷入断流危险。他开始到处求人借钱、贷款,亲戚朋友看见他的处境后没人敢借钱给他。因为前期已有贷款,银行也只给他最高授信到2万元,这完全就是杯水车薪。

创业陷入困境,负债累累,全家人看不见希望。家中孩子还小,老仲的家庭矛盾日趋突出,老婆、父母、亲戚都认为他是在不知天高地厚地瞎折腾,天天数落唠叨。而外边社会,各种关于他的流言也多了,昔日的朋友像躲瘟神一样地离他远去。

但他没有退缩,依然咬牙坚持着!在老仲的心中,作为创业者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还有希望!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3)

在水库边喂鳖的老仲

拨云见日,他在养鳖路上再次迎来第1捅金;环境变化,他改变策略

老仲终于挺到2009年,他的养殖经验丰富了,鳖苗可以自给自足,正常进入循环养殖模式。鳖已经长到5-6斤,肉质和口感有了明显的差异化,最终得到很多高端餐饮酒楼客户的认可,以高于市场同类将近3倍的价格销售一空。除去各种成本,老仲赚回了60多万元。

但这个时候情况又出现了,由于承包水库养鱼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乱用化肥、药物等,导致水库污染严重,环保受到很大挑战,有的地方已经禁止开展水库养鱼等。

老仲开始退出部分养鱼,一门心思扑在了养鳖上,租了个大水库,扩大了养鳖规模。因为自己每年都有新的鳖苗孵化,并投入进去补充;每年也有成年的2斤重的鳖对外销售,现金流基本能循环滚动起来。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4)

老仲喂养的大鳖

投资上稳扎稳打7年,乡村振兴,他再次迎来创业机遇

2010年开始,老仲在投资上采取了小心谨慎、稳步扩大的战术,不再冲动扩大生产规模。

老仲开始把心思更多地花在自己养鳖、育苗的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上;在追求更高的存活率、更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开始为自己未来搭建一个“养鳖平台”而布局。

他这一干又是7年,直到2017年。水库养鳖,不比人工修建的池塘,很难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经常遭到老鹰、蛇、田鼠等侵害,鳖苗损害非常大。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开始专门找地方将鳖养到一定大小时,再投入到水库中喂养。这一年,他又租了一个80亩的小型水库,投放了3700只成年鳖,专门养周期长达5-6年的大鳖,用于客户的预订销售。

后几年,老仲养鳖赚了钱,直到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大战略开始。他被政府招商进当地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白驿镇岫云村的产业项目中。2019年5月,在岫云村投资了13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产蛋、孵化车间。

听说最近他的甲鱼养殖农场,成为了全县首家省级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老仲回乡养鳖的故事,也上了央视等媒体的采访节目,再一次成为了家乡的“红人”。

此时的老仲,信心再一次恢复,他以自己的成功证明了自己这些年没有“瞎折腾”。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再次为他投来了认可和赞扬的目光!

他说自己再也不怕资金断流了,他近几年已经实现了原始积累,乡村振兴国家政策还有贴息贷款给予支持!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5)

老仲和村支书看鳖

他含泪总结《王八经》

老仲养鳖21年,林海探寻这些年他在摸爬滚打滚打过程中的一些精华。老仲含泪给我总结了他的五点《王八养殖经》:

1,坚持生态循环养殖,不能太乱用激素。“鳖 鱼”。鲢鱼、鲤鱼、鲫鱼与鳖搭配混养最佳。体弱的幼鱼苗,可以成为鳖的最佳饲料;鳖可以帮助清理池底;各自拉出的粪便可以成为彼此的饲料。

坚持生物链自然的循环养殖模式,有助于池底清理和水质保养,也有助于预防病菌的产生。

2,不能太贪心,鳖苗投放不能太多。1亩塘以400只左右的数量投放较为合适,鳖比乌龟凶猛,彼此会打架。他们需要活动的空间较大,投放太多也容易导致缺氧。

3,“三防止损”很重要。防逃跑、防伤害等基础设施需要齐全;预防生病需要提前。

4,饲料投放要定时、定量,不能太勤快。鳖吃太多、太勤都不太好,容易引发消化类疾病。

5,养殖者不能太急于见效。需要担得起风险、顶得住压力、忍得住孤独、经得起打击!

关于老仲养鳖的详细技术介绍,这里不便于写太多。老仲说南方和四川山区有很大差别,需要视情况而定,他愿意与更多人一起分享交流。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6)

老仲学习媒体技术

他的鳖180元一斤供不应求,正在打造品牌,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

目前,老仲的生态鳖平均卖到180元/斤,而市面同类价格在50元/斤,慕名而来的客户却源源不断。他的鳖蛋卖2元一颗,还舍不得卖,依然想用来孵化幼鳖。

在谈到他对未来的规划,老仲说他目前已经申请了商标,也有了自己产品的文化包装设计。

当问到他的产业目标时,老仲却很保守没有明确告诉我,他只是说他想带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养鳖致富”!并为乡村振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笔者林海根据他目前的基础建设规模和养殖模式,估算大约可以出产在6万只左右的大鳖,每只5年以上的大鳖能卖到800至1000元,照此计算,他的未来目标至少是实现5000万元以上产值。

最后,老仲给我谈到了他即将展开的一个宏伟而全新的“养鳖“商业计划,我更加惊叹……

致富经鱼塘养甲鱼(他回村投资30万包水库养鳖21年)(7)

老仲的鳖已经走进大城市餐桌

本文为中篇完结。笔者林海音:

任何创业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有扛得住今天的人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林海被老仲这种敢想肯干、沉得住气、能屈能伸的创业精神而深深折服,故而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学习。希望他的故事能给目前正陷入困境的众多农业农村创业者,带来一些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乡村振兴,更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敢于回乡参与产业“折腾”!

(老仲养鳖即将开始的到底是啥新颖的商业计划?他会带给大家哪些创新的养殖模式和销售模式?请继续关注阅读,林海即将推出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