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他的作品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活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1)

图源网络

创作灵感

作者余华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与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2)

图源网络

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他,并决定写下这样一篇小说——《活着》。小说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他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故事内容

《活着》讲述了 徐福贵悲惨的一生。

小说由“我”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引出一个叫福贵的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1.少爷福贵赌博,输光家产

年轻时候的福贵还是地主少爷,家有一百多亩田产。

少爷时的福贵吃喝嫖赌,什么浪荡事都干过,到头来在赌场上被人串通一气,把家产都输光了。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3)

电影《活着》

经此变故,他爹在粪缸上摔下来去世了。老婆家珍怀着孕也被老丈人接回城里,女儿凤霞还在家里。

为了生活,福贵找了龙二(与福贵赌博把田产赢走的人)租了五亩田产干农活。在儿子有庆出生半年后,家珍也回到家里帮忙干活。福贵娘常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2.娘生病,福贵被抓壮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他娘也病了。福贵去城里找郎中,没想到半路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4)

图源网络

在连里,福贵遇到了善良的老兵老全和十五六岁的娃娃兵春生。他们为了生存,一起抢空投的大米和大饼,一起见证了战争和死亡的残酷。

有几千伤号死在雪地里,老全也在雪地里中弹而亡。春生去找吃的,没回来。后来,遇到解放军,离家快两年的福贵得以拿到盘缠回家。


3.福贵回家,村里搞土地革命

回家之后,才知道娘在他离家两个多月就死了,凤霞在一年前也因发烧哑巴了。

后来,村里开始搞土地革命,福贵分到五亩地。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5)

龙二被人民政府抓了枪毙死了。

死前,龙二哭着鼻子说:

“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

在有庆十岁的时候,家里的日子算是好过了些,凤霞跟着他爹和娘一起下地干活,家里的两头羊也靠有庆割草喂养,再去上学。


4.人民公社成立,家珍得软骨病

到了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了。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6)

图源网络

家里的五亩地也划到了人民公社名下,家里的锅也被拿去煮钢铁了。

村里煮钢铁那阵子,家珍病了,起先以为年纪大了都这样。谁知过了一个来着,家珍病得更重了,福贵才想到要送到城里医院去,医生说得了软骨病。福贵越想越怕,想到家珍嫁给自己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家珍反倒有些高兴,她在凤霞背上说:“治不了才好,哪有钱治病。”

钢铁煮出来后,村里的羊全宰了,粮食也快吃完了,食堂也散伙了。

村里下地干活开始记工分,家珍为了记多点公分去割稻子,不慎摔倒,头碰到了镰刀,病更重了,家里的负担也更重了。

家里粮食越来越少,城里也没吃的。家珍和有庆去找野菜,福贵和凤霞去挖地瓜,没有粮食吃,有庆瘦得像竹竿一样。


5.有庆献血过度死亡,福贵遇春生

那一年,有庆念到五年级,他们学校校长,也是县长的女人,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老师让学生去医院献血。验到有庆血型才对上,医院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不顾有庆身体,有庆因抽血过度没心跳了。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7)

图源网络

福贵气到想杀人,没料到那个刘县长竟是春生。他们聊了许久,最后走之前福贵对春生说:

“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下辈子再还给我吧。”

福贵回去把有庆埋了,没告诉家珍,想着能骗一天是一天。其实家珍心里都知道,家珍觉得自己活不长了,让福贵背她去村西走走。那地方埋着有庆。

原以为有庆一死,家珍也活不长了,福贵挨家挨户借钱打一口棺材。也许是家珍放心不下,也许是凤霞心里念着娘不死,家珍身体慢慢好起来,而福贵反而病倒了,插秧时昏倒在地上。后来福贵头发也全白了。

在有庆死后一个多月,春生来了。春生想把两百块钱递给家珍,家珍不收。后面春生来了两次,家珍死活不让他进门。


6.文化大革命,春生上吊自杀

之后春生有几年没来,直到文化大革命时,他才又来了一次。

这时的凤霞不小了,也该找个婆家。福贵拜托队长打听打听。

队长找了一个男人,是县城人,搬运工,挣钱很多,不过是个偏头,叫万二喜。

二喜来家里坐过后叫人帮福贵家装修。福贵让二喜过来娶凤霞那天多叫些人来,热闹热闹,给村里人看看,二喜说好。凤霞出嫁的时候是村里最气派的。

城里的文化大革命越闹越凶,满街都是大字报。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队城里的红卫兵,领头是个女的,十六七岁。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8)

图源网络

说队长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没人帮他说话,队长被押走了。没出三天被打得鼻青脸肿就回来了。

福贵去城里看凤霞二喜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了春生,被押着游街。过了一个多月,春生偷偷来到福贵家,他咬牙和福贵说他不想活了,福贵劝他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家珍在床上说:“春生,你要活着。”春生答应了。

然而,一个多月后,福贵还是在城里听说刘县长上吊死了。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7.凤霞生产大出血,苦根出生

农忙的时候,凤霞和二喜一同过来报喜。凤霞有了。那天四个人哭哭笑笑,一直到天黑,二喜和凤霞才回去。

凤霞是在冬天里生的,进了产房一夜都没出来。有个医生出来问要大要小。二喜说要凤霞。

到了中午,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二喜一听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医生说,大的也没事。

福贵听了放下心来,想着先回去休息再来替二喜。可没几分钟,凤霞产后大出血,天黑前断气了。

二喜又哭又喊。

“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

凤霞和有庆都是死在这家医院的。


8.家珍去世,二喜带苦根生活

二喜和福贵把凤霞带回家,家珍没有哭为没有喊,眼神定定的,只是偶尔摇摇头。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死了。

二喜背着儿子苦根干活拉货。没了凤霞,二喜再也没有回过魂来,话更少了。


9.二喜被水泥板压死,福贵带苦根回村

到苦根四岁的时候,二喜死了,被水泥板压死了,也死在了那家医院里。苦根还小,还没意识到死了就是他爹再也回不来了。

二喜死后,福贵把苦根带到村里住。和苦根一起过了半年,村里包产到户了,日子过起来更难了。福贵家分到一亩半地。

苦根刚满五岁,就已经会帮忙割麦子了。福贵觉得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


10.苦根病了,吃豆撑死

一转眼苦根七岁了,这一年到了摘棉花的时候,村里广播说第二天有大雨。福贵一大清早拉着苦根到棉花地里摘棉花。苦根几次说他头晕,但他还是干到中午。回去的时候福贵拉苦根的手,才发现苦根病了。

福贵熬了姜汤,加了村里借的糖,还熬了粥给苦根,吃完饭福贵还得马上下地。临走前,福贵越想越心疼,给苦根煮熟豆子。看到豆子,苦根笑了。

等傍晚福贵摘完棉花回去时,才发现苦根死了,吃豆子撑死的。

往后的日子福贵只能一个人过了。


11.福贵与老牛

苦根死后第二年,买牛的钱凑够了。福贵买了一头即将被宰的老牛,老牛眼泪吧嗒吧嗒的掉,福贵不忍心,买了下来。给它取名也叫福贵,也是家里的成员了,村里人说他们是两个老不死的。

余华的活着是讲什么地方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写了什么)(9)

图源网络

我听到老人对牛说: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是生活还是幸存?

美国《时代》周刊上说,中国过去这些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有一位意大利的中学生向余华提问,为什么《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分界在哪里?

余华是这样回答的:“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书里用的是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不需要别人的看法,讲述的是福贵的感受,所以讲述的是生活”

在我们读者眼中,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但小说由福贵讲述自己的一生,他苦难的经历里感受到了幸福和欢乐。一个贤惠的妻子,一对孝顺的儿女,还有二喜和苦根,他们的离别带来了悲伤,但过去的生活回忆让福贵感受到幸福。

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

#我在头条搞创作##阅读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