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通透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这就是活得通透的人的特点)(1)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每当我们回望人生的来路时,就会发现,我们遇到了许多差强人意的事儿,遭受到了许多难以言明的苦难。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就连我们也逐渐老去了。唯有此时,我们才明白李白所言“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真正含义。

面对人生之苦难,面对时光之流逝,就连苏轼也对着江边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们每个人,哪管你是否腰缠万贯,哪管你是否有权有势,在天地之间,其实都不过是一粒渺小的尘埃罢了。

于时间而言,我们就是历史烟云中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大多时候都不会留下足迹。

于宇宙而言,你所存在的瞬间,都不过是万千光年中的弹指一挥间罢了。啥也无法改变,包括你自己。

当人有所经历,有所沉思之后,他们自然就会变得“通透”起来,不想再被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烦扰了心情,也不想再被过多的忧愁而消磨了人的积极心态。

所谓“一切苦难,皆源于你看不透。”在生活中,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早已看透了这三个真相,生活越过越幸福。

活得通透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这就是活得通透的人的特点)(2)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不再执着

一念执着,一念放下;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世间所有的苦难,皆与人的“一念之差”离不开。你的一个善念,也许能助你摆脱苦海,你的一个执念,也许会将你拖入深渊。

人,为何要“看透”呢?

就是因为你看不透,你就无法让你的内心超越现实,从而突破更高的境界。要知道,你的心如果一直停留在尘世的表层,那么你将一直承受凡尘琐事的侵扰。

如此说来,什么才是真正的更高的境界呢?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要我们学会“放下”,不要再为了小事而执着。

有些人,就因为别人骂了他们一句,所以他们便怀恨在心,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从而坏了自己一天的好心情。

有些人,就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了金钱或者人情上的损失,所以一直活在后悔和抱怨之中,满心昏暗,整日垂头丧气,仿佛全世界都欠了他们一样。

这样的人,终究是过不好这一生的。相反,如果你懂得不再执着,懂得放下,你会明白,别人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儿,自己的过错,也不过是人生之经历罢了。这一切,又有何可纠结的呢?

放不下的,终究是苦的。而放下的,终究是你的福报。

活得通透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这就是活得通透的人的特点)(3)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摆脱了无用社交

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唯一难以摆脱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说到“交往”的问题,你的交往原则是怎样的呢?

在一些人看来,只要在特定的时间遇到特定的人,自己都会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宁可交错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

这样的人,他们秉持的,就是“多多益善”的交友原则。

相反,在另一类人看来,自己交朋友,完全是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三观。如果双方感情较好,三观相似,这才将其邀请到自己的生命当中。

这样的人,他们秉持的,就是“宁缺毋滥”的交友原则。

但是,在这个人情网络相互交织的社会中,越是活得通透的人,他们越有可能成为第二类人,从而摆脱了“盲目交友”的准则。

要知道,我们交朋友,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让自己的情感空间更加美好,而不是招惹那些只会伪装,毫无真情的人来到你的生命当中。

社交,应该是有用且实在的,而并非是盲目且泛滥的。很多时候,前者会给你带来“真友谊”,而后者,只会给你带来“真祸患”。

活得通透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这就是活得通透的人的特点)(4)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与“天地”相融

在儒家学说里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和最高的理想目标。

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我们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要懂得如何“修身”。

修身,其实就是一个修炼自我心性的过程。

古人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样的境界是最为令人推崇的。因为凡尘俗世三千丈,不如明镜一颗心。越是内心澄澈透明的人,他们越不会被琐事所烦恼,而是自得其乐,随遇而安。

所谓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样的行为的背后,就是人的内心与天地相融,从而达到了最为理想的境界水平。

古人曾言“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在不同的时间点里面,该做什么事儿,就做什么事儿。而有些事儿,该不能做,那就一定不能去做。有道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以说,不管你身处在什么环境之中,别纠结,别烦恼,而是要心怀感激,顺应天地的规则,顺应自然的规则,化不争为必争,化无为成有为。

就像流水一般,与天地万物相融,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可说到底,终究是成就了“细水流长”的溪流痕迹。

人,就该如此。内心如水透明,思想如水灵活,做人如水机变,行事如水稳重。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好这一生。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