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芈峤 通讯员 李鑫业

日常生活中,穿着白大褂给群众看病的大夫不足为奇,但穿着“黑大褂”给泄洪洞看病的“大夫”想必并不多见。

坝身泄水孔超泄能力大吗(为水电站泄洪洞做)(1)

涵洞勘测中。通讯员 白建军摄

3月13日上午,海拔3000多米的祁连山下,装机容量8.7万千瓦,总库容7.33亿立方米的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纳子峡水电站泄洪洞外,就有这么5名身着雨衣,手持手电筒、工器具的“黑褂大夫”,开始给电站泄洪洞“巡诊”。

“泄洪洞的整体安全关乎泄洪期整个水电站大坝的安危。纳子峡水电站是大通河流域的龙头电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所需电力,而大坝的泄洪洞已使用8年。为了确保泄洪洞运行安全,此次我们将采用地质雷达科学仪器对泄洪洞衬砌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诊断’准确无误。”青海黄河中型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副主任范仲文作为“巡诊”的带头人介绍道。

他们借助头灯、手电筒的光芒,慢慢朝着洞内走去。他们就是要通过检查混凝土密实度,对泄洪洞混凝土衬砌进行全方位检测。“洞口水深超过1.3米,大家行走时注意安全,加强防护。”范仲文边走边叮嘱道。

泄洪洞内,五人边涉水前进,边沿着泄洪洞侧墙表面均匀移动天线。随着天线与混凝土表面的充分接触,监测采集数据逐渐传入设备之中。这段往返长达687米的检测线路,他们花费了两个小时。

此时,室外气温接近零下15℃,在水中来回穿梭作业的电气班成员贺亚文、张彦强扛着地质雷达匀速前进。为了确保数据采集准确,他们需持续保持托举姿势,整个作业下来,双脚早已冻僵,双臂早已麻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上,汗水蒸腾飘起缕缕白汽……

“雷达信号清晰可见双层钢筋网及钢拱架分布。混凝土整体密实,无脱空。”雷达监测结果让范仲文笑逐颜开。他说监测结果不仅代表纳子峡水电站泄洪洞未受门源6.9级地震影响,也为纳子峡水电站大坝注册登记顺利换证及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确保了纳子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进行。

大通河峡谷中,纳子峡水电站大坝作为削洪蓄水的“镇水重器”巍然耸立。在电站内,范仲文、贺亚文、张彦强等电站“大夫”们枕戈待旦,时刻为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