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顺序来,只说明显的基础问题和谬误,也就是不该犯的错误.

关山一笑经典诗句(分析过客张三的四首口水七律)(1)

第一首,二句"愧"字出律,八句"桑"字出律."巨阙"按平水韵"阙"字读què,普通话读quē.大家都知道律诗联内出句末字不能为平声,既然在这里只能读为què,那说明作者此作用的是平水韵."空"、"风"、"弓"为一东韵,"龙"、"农"为二冬韵,如此混押,低级错误.哪怕只在开头或者结尾用另一个韵部,也可以说是孤雁格,这算什么?如果按普通话韵,那么"阙quē"字就严重出律.中二联凑对痕迹明显.

关山一笑经典诗句(分析过客张三的四首口水七律)(2)

第二首,首句"生"字出律,第八句"雄"字出律.二联"大江"对"不尽"......,其他的不说了.

关山一笑经典诗句(分析过客张三的四首口水七律)(3)

第三首没出律,难得难得,对此当浮一大白.整体建议改成一首绝句,就不用如此生硬拼凑了.只找一个问题为例:首句说一生的苟且不过是小波澜,既然如此看得开了,后面怎么都是有志难酬的感叹呢?直接就把自己的首句的格调否认掉了,自相矛盾,可见首句是凑的.其他不说了.

关山一笑经典诗句(分析过客张三的四首口水七律)(4)

第四首,首句突兀,不明所以.二句"放眼山川喂酒虫",有些问题封狼用语言无法描述,实在是基础之基础,甚至是一种感觉,你不去悟不去体会,那么就算别人指出你的错误,你都不知道此错误为什么是个错误!我改一下大家就知道了.比如首联改为"生涯孰料老来穷,一任愁怀喂酒虫".大家体会一下诗句的流畅度和自然度.

第二联"遇雪青峰皆戴笠,识人苍柏乱披风",完全用凑对技巧凑成的一联,处处显痕迹.为了和"遇雪"的偏正式词组对仗,楞是让"苍柏"具备了"识人"的功能.典型的"为了对仗而对仗".既然作者在此联中如此严谨,那么我们看"披风"对"戴笠",明显也是偏正式对偏正式."苍柏胡乱地披着风"?这是把两句现代诗翻译成了一联?三联,"肱骨"对"胸腔",整联也是为对而对,处处显示着刻意和牵强的痕迹.

尾联"起覆"一词文法错误.唐人王建《秋叶》诗有句"卧多骨髓冷,起覆旧棉衣".意思很明显:起来加层衣服或者被子.如果说"起覆全衣遣轻寒",还能算是个正常的句子(举例只为说明什么是正常的句子,不考虑平仄).作者为了符合"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格律,楞是把句子拗成了"问到潇湘谈起覆",你这样造句的话,"谈"的内容就成了"起覆"本身了.末句"微光粒粒补苍穹".我试着翻译一下:雪花一粒一粒地补着苍穹......这是凑了七个字.

其他的不说了,如果封狼多得罪几个人,能对各位格律诗初级阶段的原创爱好者有所触动的话,那么得罪天下人又如何?!不求各位能有什么收获,能有所思考和触动,封狼就不枉了.

关山一笑经典诗句(分析过客张三的四首口水七律)(5)

#原创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