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某人是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王阳明说:专心在涵养天理上用功,每天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虽然日感不足,但德性将会逐渐有余。

而只在知识见闻上用功,每天都会觉得自己知识丰富有余。虽然日感有余,但是德性逐渐不足。

王阳明认为涵养的是天理,而涵养天理需要去除人欲,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私欲,所以是‘日见其不足’,不足说的是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到的是自己的缺点。

而专注在知识见闻,感觉自己学了很多道理,掌握了很多技能,所以是‘日见其有余’,有余的是知识,看到的是自己的优越感,其实私欲却在一天天增加。逢人开口就是之乎者也,内心只想突出自己有才华,这已经是私欲了,学习知识见闻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道德经里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就是这个意思。为道日损,损的是私欲,从而就修得了大道。

知识决定一个人修养,其实有涵养比有知识更重要(1)

王阳明说:“学习,学的是‘去人欲、存天理’。”不知此学,学的越多,私欲越多。

王阳明还说:“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

所以,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意思是专注涵养天理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私欲,是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去修正,去除私欲,从而意诚心正,于是反倒德性越来越好,就是‘日有余矣’。

日有余者,日不足矣。意思是专注在知识见闻上,看似博文多识,看到的是自己知识日渐增长,所以是有余,但其实私欲越来越多,德行反倒不足了。

02

《论语》: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王阳明说:此处多闻多见,是孔子针对子张而说。子张好高骛远,认为唯有多闻多见才是学问,而不能反求内心以存疑惑,要明白‘心即理’,反求诸心才行。所以,他的言行难免有埋怨和悔恨。

而所谓的见闻,正好滋长了他好高骛远的缺点。孔子说这番话并不是教导子张去多闻多见,而是为了纠正他那要多闻多见的缺点。

03

《论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我们来看一下王阳明对孔子说的这一段是如何解读的:

王阳明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这里的‘知’是不虑而知的‘良知’,也可以认为是觉知。意思是“如果还有‘良知’不知道而去作为的,我不会这样”。这和孟子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一个意思。

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所以良知能知一切,如果良知没有分辨出是非善恶就去作为,是不能这样的,这就是知行不合一,茫茫然去行,全然不去审察,不知道良知的存在。

知识决定一个人修养,其实有涵养比有知识更重要(2)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这是只寻求见闻上的细枝末节,已落入第二义了,故曰“知之次也。

孔子认为见闻的知,为次要的知,这只是知识而已。那知之上者所指的是什么呢?是可以窥见圣人‘致知’用力的地方。

而‘致知’就是‘致良知’,也就是‘良知’才是第一等的‘知’,是凌驾于见闻的知之上的‘知’。

04

孔子对子贡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因为多学多闻而博学多识的人吗?非也,我只是能‘一以贯之’而已。”

如果‘知’真的在于多学而识,那么,孔子为什么要用这一谬论来欺骗子贡呢?“一以贯之”,不是致良知又是什么呢?

05

《易经》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意思是说:君子多识学习前人的言行,目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德性,所以多识前言往行者,无非是畜德之事。此正是知行合一之功矣。

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之心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06

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并不是如同后世之人,把广记博诵古人的言词当成好古,那仅为迫切追求功名利禄等外表的东西。

所以有的人学反了,学习前人的言行,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比如一些培训讲师,学习背诵一些古人名句,只是为了在讲课时,能够凸显自己博学多才而已。学习古人言行,是要从中学到天理,以培养自己的德性。

知识决定一个人修养,其实有涵养比有知识更重要(3)

“博学而详说之”,是为了再返回到至约。若没有返回至约这一论点,那么,博学详说到底是指什么呢?

舜之好问好察,也仅是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使道心惟精惟一。道心,即为良知。

07

薛侃问:“只涵养天理而不关心学问上的讲论,把人欲认作天理,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应当知学。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天理。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薛侃又问:“何谓知学?”

先生说:“姑且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习什么?”

薛侃说:“曾听您说,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天理,体认天理,只要求自己的心没有私意。”

先生说:“如此只要克去私意就够了。何愁天理和人欲不能明辨?”

薛侃说:“正是担心这些私意不能认清。”

先生说:“这是志向不真切的问题。志向真切,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全在此处,哪有认不清的道理?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需向外界寻求,求学讲论也只是体会自己心中所见,不必再去心外另找他见。”

知识决定一个人修养,其实有涵养比有知识更重要(4)

涵养天理必须求学讲论,而求学讲论又重在志向真切。志向真切,求学也就会真切,涵养也就真切了。这个真切工夫不在心外,而在自己心中的体会和揣摩。

贞观年间,唐太宗同中书令岑文本谈论学问,唐太宗说:“人虽然上天给予了好的品性,但还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

岑文本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认为人必须运用知识来修养自己的心性,成就人的本性。

学问在修养,修养即是心地上用功,只有这样才能学无止境。也就是为学需有个头脑,这个头脑就是为了‘涵养天理、去人欲’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