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女主人Christine首先做出选择。这位在歌剧院长大的孤女对双亲的回忆,仅仅是父亲临终时将她嘱托给一位音乐天使,而这个天使正如她虔诚相信的那样真的降临,并像父亲一样陪伴她长大——他就是巴黎歌剧院人人谈之色变的“剧院幽灵”。

歌剧魅影舞台赏析(为什么老套的爱情题材歌剧魅影如此撩人)(1)

一个生来连母亲都惧怕、厌恶的丑陋孩子,从小受尽凌辱,后来他奋起反抗,杀死恶人,栖身于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他在孤独痛苦、绝望仇恨中独自成长,成了歌剧院的一个音乐学识渊博的幽灵。而Christine美丽,孤独又脆弱,唯一能与她心灵交融的就是可以在她头脑里一直歌唱而看不见的天使,其歌声充满了男性的魅力和野性的诱惑,既教会了她唱歌,也满足了她的恋父情结,但同时也控制了她的思维。然而,她对天使的幻想也是如此美好,她觉得自己信任,迷醉,毫无防备,并且幸福地爱恋着他。

可是,在Christine揭开那位音乐天才用来遮盖丑陋的面具时,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她心中充满了恐惧,痛苦和怜悯,于是就面临着“爱的选择”,产生“心灵的爱”和“世俗的爱”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是心灵上对这位音乐奇才有着依恋,另一方面是对年轻,英俊,富有的子爵Raoul有着世俗的爱恋。整个歌剧就是在这种不断地冲突、选择和放弃之中升华出的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悲剧。

故事中的男主角“剧院幽灵”,他在Christine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全部的美好梦想,也正是他的才华才成就了Christine的成功。但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滋生出强烈的占有欲,当他发现Christine与别人恋爱之后,那种感到遭受背叛、失落和怨恨之心,让疯狂的他产生了巨大的毁灭性力量,并以残忍的方式报复社会和其他人。

歌剧魅影舞台赏析(为什么老套的爱情题材歌剧魅影如此撩人)(2)

在全剧的结尾,他其实已经赢得了姑娘的芳心。但是,当流着泪的姑娘带着痛苦和微笑的复杂表情,两次狠狠地亲吻这个她真心仰慕已久而现在仿佛被地狱诅咒的人时,唤醒了“幽灵”内心深处“善和爱”的理智,他也笑着流泪并做出了最痛苦的选择:放弃强迫Christine跟自己呆在黑暗的地窖里与音乐度日的狂想,而让她走向很多女孩所向往的正常的爱情生活。这是全剧最让人感动的地方——爱往往是充满了选择的绝情和放弃的无奈。

而故事中年轻的子爵Raoul,是那样的单纯,像夏日的阳光一样讨人喜欢。高、大、上的他应该是天下无数女性都希望选择的理想丈夫。但正如天下的很多好丈夫一样,他可能并不真正懂得自己关心的爱人内心深处的欲望、灵性和原始的生命张力,他也必然要面临选择和放弃。

从表面上看,子爵Raoul赢得了一切,没有多少放弃;但全剧隐隐约约地告诉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子爵和他夫人的爱情生活也不是完全理想的,因为Christine心中早已经对“音乐天使”有一种爱恋。我们不难想象在她回想这段音乐生涯的时候,她必然会想起那段旧日的恋情——对那位父亲般的“音乐天使”懵懂的爱。

虽然歌剧没有完整地表现他们婚后的生活,但根据音乐剧所改编的电影,已经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剧院已经衰败,青年已成老人,子爵Raoul将拍卖得到的小音乐盒供奉在亡妻的墓前。这时,他看到墓边一朵绑着红丝带的红玫瑰,但他并没有愤怒、嫉妒或是吃惊,因为他知道那是“剧院幽灵”的爱情信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成熟的丈夫及其对自己爱妻的理解。这是子爵的选择和放弃,一样地令人感动。

时光催人老,玫瑰依然红。

两情至深处,彼此宽容时。

歌剧魅影舞台赏析(为什么老套的爱情题材歌剧魅影如此撩人)(3)

以上引自《吾心可鉴》,这是我六年前读的一本书。那时我还不知道使用拍照提取文字的功能,所有的字都是一个一个敲进微信公众号。如今看来,这个笨办法还是有好处的。一来除了本书作者描述的心流状态我仍然神往外,《歌剧魅影》的评价应该是我印象最深的了,二来方便我随时回看调用,哪怕书替我待在湖南老家。

回到为什么如此老套的爱情题材《歌剧魅影》依然如此撩人?为什么“剧院幽灵”目前依然是大男主顶流?除了男女主的CP,音乐剧本身的魅力,导演的布场,演员的实力演出外,个人觉得还有很大一部分深层次原因是它狠撩了一把人对于“此事古难全”的缺陷感和人性复杂度的撕裂感。

“剧院幽灵”没有英俊外形,也非正常家庭长大,但他有的是绝顶的音乐才华和孤寂。他曾拥有过Christian的仰慕,也因偏执的爱产生了强烈的排他性和毁灭的破坏力。而Christian性格上的撕裂感,尤其是对“剧院幽灵”的感情,至今都有大量剧迷们各方引证参与到她到底爱不爱男主的大论战中。既让她遇见产生无限音乐狂想的“剧院幽灵”,又得到子爵近似完美的尘世的爱。

在“此事古难全”的缺陷感和人性复杂度的撕裂编织中,最让我动容的反而是子爵面对爱妻墓前红玫瑰的理性和宽容。性格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而爱让他学会了放弃。放弃愤怒,泰然处之背后不仅有对亡妻的爱和包容,还有对自己生命的爱和尊重。

毕竟,谁人能拥有一份完美无缺的爱情。也许人生所有爱和恨,选择和放弃都是一场借假修真吧。愿你我共勉,能从每一次的缺憾和与人性复杂的较量中汲取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