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迪 通讯员 陈晴晴 滨州报道,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我省环评与排污许可信息化衔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我省环评与排污许可信息化衔接(环评-排污许可全打通)

我省环评与排污许可信息化衔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迪 通讯员 陈晴晴 滨州报道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注重事前预防,是允许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的“准生证”;排污许可制度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是载明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有关信息的“身份证”。滨州市大力推进“环评—排污许可全打通”国家级试点,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形成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系统衔接顺畅、管理高效的机制,健全完善环评及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重点管理行业排污许可与环评技术全打通。对环评工程分析与排污许可的对应性进行分析。对滨州现有焦化环评与排污许可对工程内容做对应分析,提出环评需要调整改进的内容,比如污染治理措施及排放口的编码可以按照《排污单位编码规则》(HJ 608-2017)B类码统一编号,便于后续排污许可申请报告和执行报告的填写。排污许可相关规范推动环评报告工程分析等内容优化,工程内容重点更加突出、描述更加规范。对排污许可污染物治理措施的适用性分析。对比《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项目环评和实际生产所采取的措施与排污许可提供的可行技术原理基本相同,环评和实际生产通过提高治理措施相关参数(如袋式除尘器气布比,化学药剂的投加量等)和多种可行技术联合处理等方式,使其污染物的排放能够满足山东省相关要求。对比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总量差异,同时运用《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炼焦化学工业》(HJ 981—2018)核算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提出统一核算对策。对于焦化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小的是执行地标排污许可计算量,氮氧化物放量最小的是源强核算指南计算量,烟尘排放量最小的是环评计算量。自行监测计划内容及频率的调整。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监测技术体系中缺乏相关技术文件。

管理级别排污许可与环评内容全打通。污染物排放阈值的确定。对彩钢板企业、家具企业、钢结构企业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填报,环评与排污许可基础信息相对应,服务于后续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联动。对家具企业、钢结构企业VOCs产生及排放情况进行调研,了解VOCs使用情况、治理措施及实际排放情况。彩钢板、钢结构等VOCs产生量较大的企业多采用“浓缩 焚烧”组合处理工艺,家具涂装等VOCs产生量较小的企业多采用“UV光氧催化”工艺。确定VOCs污染物排放阈值。采用黑箱法计算,根据企业实际排放数据校核,给出报告书(许可证重点)和报告表(许可证简化)的触发阈值。滨州市喷涂企业累计达到60%的企业排放量为92.5t/a,即报告书(许可证重点)的触发阈值,累计达到90%的企业排放量为37.7t/a,即报告表(许可证简化)的触发阈值,以此阈值对喷涂行业的环评和排污许可管理级别进行统一。

环评—排污许可与环境监管全打通。证后监管。探索开展执行报告审计式检查,实现排污许可证和执行报告质量自动检查功能,逐步接入执法信息。对经审核后的实际排放量等数据,用于环境统计、总量减排、环保税等口径,做到数据融合归一。现场执法。探索企业排污信息电子化,建立“企业电子身份证”,实现执法工作准确高效。

环评—排污许可与环境监管智慧平台全打通。运用大数据平台创新管理手段,依托“智慧环保”大平台,打开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下行数据接口,推进生态环境数据管理与行政许可审批等系统互联互通。

责编:王 敏

审核:卢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