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还洛阳,不久又迁都许昌。建安十年(208)大破袁绍于官渡,为平定北方奠定基础。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龟虽寿》写于曹操北征乌桓凯旋的途中。曹操时年五十三岁,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龟虽寿曹操表达的思想情感(曹操的诗龟虽寿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1)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曹操表达的思想情感(曹操的诗龟虽寿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2)

这首诗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抒发自己老当益壮的豪迈襟怀,激励自己永葆不断进取的精神。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指出既是这样的神物也终有尽时,点明生命有限的道理,揭示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是抑,是从反面作喻。

龟虽寿曹操表达的思想情感(曹操的诗龟虽寿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3)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以老马起兴,以烈士自比,直抒“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心志。这是扬,是从正面作喻。

龟虽寿曹操表达的思想情感(曹操的诗龟虽寿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4)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紧承壮志未失进一步阐述,指出人寿命的长短不仅仅取决于上天,还在于自身的调养,从而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将该诗的境界提高到了人生哲理的高度。

龟虽寿曹操表达的思想情感(曹操的诗龟虽寿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5)

全诗肌理缜密、情感跌宕、比喻贴切,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经典名句,广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