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故事散文(散文吃桌)(1)

吃桌

文/李现森

在豫西嵩县老家那儿,把吃酒席叫“吃桌”。

记忆中,不管遇到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就要办酒席待客。那时,亲朋好友或三块五块,或十块八块,应邀递份礼以示祝贺,接着就是吃桌。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

吃桌始于何年无从考证,据《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曾与叔父项梁避仇于吴中,每吴中有婚丧事,项梁常为主办,并以此来联络豪杰。由此可见,民间酒席源远流长。

老家嵩县是我国古代厨圣——商相伊尹的故乡。相传民间中药汤剂、五味调和、槲叶蒸糕、苇叶包棕、柴碱蒸馍、核桃叶做酱发酵等传统饮食生活习惯均为伊尹所传授。故嵩县民间婚宴酒席以历史悠久,精细、实惠、风味独特而盛行于豫西伏牛山区。特别是操办接娶媳妇、生孩子的酒席,是倍受人们喜爱的乡村传统风俗饮食文化,也是大家最高兴最热闹最喜欢参与的事情。

这一天,人们通常在去吃桌前,会翻箱倒柜找出新衣服,很郑重地打扮一番。主家一般也提前上个把天请村里的大厨在自家院子里垒火支锅做菜。

院子小的人家,就在门口或麦场。桌子、板凳是“旋风”们从邻居家里借来的,或方或圆,或大或小,一溜子摆开,给人的感觉吃的不是酒席,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

我第一次去吃桌,大概是在十岁的时候。

那天清晨,天刚麻麻亮,我便被娘从被窝里提溜儿起来。娘那天也特别地美丽,浑身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连素日里从不离身的那件打有补丁的外罩,也换成了过年时才穿的新布衫。那时候的生活,多是清汤寡水,吃桌是很多孩子一听到就要蹦起来的高兴事儿。

表舅要结婚,舅姥爷在家里摆酒席。娘说带我和弟弟去吃桌。隐绰中我依然记得,娘是悄悄推醒我和弟弟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睡在里屋的二哥听见了,他一咕噜就爬了起来,揉着眼哼咛着想厮跟一块去。但娘说,人去多了会被人笑话的。

这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呀!在离开家门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靠在屋门口的二哥,噘着嘴,眼眶里满是委屈的泪,眼巴巴地望着娘。我不知道他当时在想啥,但可以肯定,对娘的解释,他一定是不理解的。或许就如同当年表叔在给家里人照相,嫌我大鼻涕,不让我站到镜头里的心情一样吧。

舅姥爷是货郎,走村串户中攒了几个钱,摆的酒席可排场了。是当时被农村人称为“豪宴”的三八场(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八个汤)。那天搭了一辆从山里拉木头的卡车,颠簸了大半天,等到了舅姥爷家时,已接近晌午。

大铁锅里正“咕嘟嘟”地冒着热气,老远都闻到了诱人的香味。锅灶前,有四五个中年人,拎着菜刀手脚不停地正忙活着,各司其职,不亦乐乎。一位胳膊肘上套着护袖,腰上围着一块说白不白,说黑不黑沾满了油污的围腰的长者,正吆三喝四指挥着众人劈柴、洗菜、炸丸子……这大概是大厨了吧!

可别小瞧了这些乡村厨子,他们都是口碑极好的,做菜装盘不一定好看,但绝对好吃,而且分量够大,包过瘾。

酒席上充当跑堂的多是年轻后生,也叫旋风。专职借桌子板凳,端饭上菜,招呼客人。等到了饭时,还有村里的客人没到场,他们会挨家挨户去唤人。若遇到来不了的人家,通常由旋风端上一碗条子肉给送过去。

新媳妇还没接过来,已有不少邻里亲朋来了。她们就在院里事先搭好的棚子下,或蹲或坐说笑着,旋风们用湿抹布在桌子上一抹,就代替城里人洋气的“桌布”,只待酒菜上桌。

三八场的席面也叫“水席”,据说是现存世最早、最系统的中华美食之一。主要食材为家猪肉、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金针和田野菜。相传,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逃难途经洛阳时,当地官员请她“吃桌”,令她赞赏不已。

农家人常说:“八仙桌子四条腿儿,摆菜看着主家人儿,啥菜对啥有规矩儿,主家定有执事人儿。”上菜也讲究个对称,颜色或红或白,或黄或绿。摆放时,要荤对荤、素对素、黄对红、白对绿,大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画面。

第一次吃桌,我没见过啥场面。

印象最深刻的凉菜是炸花生豆,拌着白糖那种,小孩子可以当零食吃。盘子刚端上来,我下手慢了点,还没吃上几粒,花生豆就被表兄弟们抓起塞进嘴里,一个个腮帮子鼓得像塞了个核桃般,老高老高。

热菜是荤素相拥,海带炖肉块,是必备菜。馒头也是必备的,一人至少一个。汤也是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来,基本都是咸的稠糊糊的汤,一人一勺就没了。最后一道汤是提醒客人宴席结束的鸡蛋汤,在后来参加的很多次宴席上,每席都是千篇一律。

记得有一个甜汤,里面有橘子瓣,有苹果片,是小孩子们最爱。为了多喝几口这个汤,我馋得几乎把脑袋都伸到碗里了,羞得娘把头扭到一旁装作没看到,事后也没少数落我“没出息!”

“酒不喝醉不为喝好,饭菜不剩不为吃饱”,在农村酒席上,这规矩大家是心照不宣。过去的农村生活很不富裕,家家日子贫寒,吃桌不仅不能兜拿东家的剩菜剩酒,连孩子也很少有人带,如若有哪个吃桌带个孩子,一定会被人耻笑上好多天,甚至是会成为人们的谈资。

即便是酒席上剩下的菜,通常也是由主家出来,一一劝说,那些前来帮忙的亲友才会打包带走。

热情和祝福裹着浓浓的乡村泥土的芳香,整个待客、吃桌的过程礼节周到,寒暄有情,彬彬有礼,溢满喜气,充盈温馨,想来那真是一场传统礼仪文化的演路,一场隆重而美约的盛典。

……

再见了“吃桌”。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别说去“吃桌”提不起劲儿,就连过大年了,也实在是想不起啥吃的能吊得起胃口。于是,把“吃桌”这一过去的享受,视为了负担。

当然,从这个微小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民间传统风俗习惯也逐步走向文明化、社会化、大众消费化。

(2019年4月24日完稿)

餐桌上的故事散文(散文吃桌)(2)

【作者简介】李现森,河南嵩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在部队服役26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6次,发表新闻作品100余万字,现为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宣传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洛阳市作家协会理事。从火热军营投身地方经济大潮,笔耕不止,出版新闻作品集《雪落有声》《人大服务人民的洛阳实践》、长篇报告文学《前进,向前进》、散文集《我的乡村,我的根》等,其中有14篇新闻作品获河南人大新闻奖,第28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获得者。

壹点号真言贞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