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基层教育者都知道,在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有着“六化”,评价目标的工具化,评价主体的行政化,评价内容的形式化,评价标准的单一化,评价方法的简单化,评价结果使用的功利化这狠狠的制约了我们基层教育的发展,与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我们作为基层教育者都知道,在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有着“六化”,评价目标的工具化,评价主体的行政化,评价内容的形式化,评价标准的单一化,评价方法的简单化,评价结果使用的功利化。这狠狠的制约了我们基层教育的发展,与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

评价本身是作为指挥棒,指引着教育的方向,但是目前的指挥棒已经异化,我们尽管知道他已经偏离了预想的轨道,但是我们仍然在一味的迎合。

作为基层的教师,我们有时候会这么想,别人都这样,我们标新立异却收获满满的嘲笑,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教师能够去左右的,所以我们随波逐流。

能够在基层进行操作的貌似只有评价的形式可以发挥一下,我们提及了好长时间的要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我们也清楚只重视学生的升学情况,将升学率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背道而驰,我们更应该注重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去进行评价,德体美劳四个纬度,可是这又如何去度量呢,我们现在的各种评价都能够量化,而且不量化我们就无法做出服众的评价结果。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德,我们还如何去量化呢?

我们基层学校要求弱化结果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这让我突然联想到过程性材料一词。我们现在的各种活动都要留下过程性材料,仿佛没有这些材料,就没有开展活动一样,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都不存在了吗?不否认,如果没有过程性材料,有些活动确实不会开展,排除教师们的诸多责任与任务无法抽身的理由之外,我想是不是与整个社会道德的残缺有关系呢?人与人之间无法构建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他人看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教育要把德放在首位的原因,只有公民道德素质都提高了,或许我们的教育就不会这么累了,毕竟在道德的海洋里徜徉,我们的孩子会更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