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票房大破6亿,只用27.4%的排片就拿到近一半总票房,春节第一炸实至名归!

看来能打破《长津湖》记录的,也只有它的续集《水门桥》了。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

发布会上,主演吴京直接坦言"《长津湖》其实是《水门桥》的超长预告片。再次证明了它的杀伤力。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2)

果然《水门桥》首映,立刻引发巨大反响,评价的声音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对电影的交口称赞,另一派就是吐槽"太红火了,根本买不到票!别说二刷,一刷都没给机会!"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3)

从电影院出来之后,难抑激动,终于明白了《水门桥》的含义,电影从《长津湖》就埋下的伏笔,成功赚走了我虎年第一波眼泪。

伏笔一:狙击手平河的冷峻与伍百里之死

从情节发展来看,《水门桥》脱胎于《长津湖》,如果说长津湖战役是钢七连的决战序幕,那水门桥战役就是生死决战。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4)

水门桥处于一个U型山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当时我国没有制空权,为了减少伤亡、提高成功率,只能选择夜里突袭。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能想象,东北的夜里零下30-40度,当时的志愿军棉衣单薄,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打硬仗,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5)

钢七连还没从长津湖战役中复原,又要执行这样的任务,每个战士都抱着必死决心,其中那个在《长津湖》中坐在坦克上,用刻刀在弹壳上刻着"平"的狙击手平河,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6)

长津湖战役中,平河冷静沉着,可他深邃的眼神里总是藏着一种悲伤,尤其看着伍万里,眼神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用自己的方式照顾、帮助伍万里迅速成长。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7)

《长津湖》中留下的疑问在《水门桥》中给出了答案。钢七连决定偷袭敌军指挥部,平河担任炸桥任务,出发前,平河找到伍千里特意说想找伍万里说句话。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8)

看的时候就觉得奇怪,找战士说话还用特意请示吗?原来伍千里、伍万里的哥哥,钢七连曾经的连长伍百里,就是因为平河而死的。(关于这段情节,推荐看一下兰晓龙的小说,在这里不剧透)平河觉得对不起伍万里,更觉得自己如今活着,是欠了伍家兄弟一条命。

炸桥任务异常艰难,平河以最惨烈的方式绊住了坦克的节奏,最终在伍千里的帮助下,完成了炸桥任务,这个优秀的狙击手,有情有义的战士,以自己的方法完成了嘱托,还上了伍家兄弟的"人情"。这刀子发得猝不及防,赚足了眼泪。

伏笔二:伍千里、伍万里兄弟的生命传承

作为电影中希望与生命的象征,易洋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更像是一个必须传承的印记,他的人物成长也是电影的主线剧情。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9)

《长津湖》中伍万里还是一个希望得到哥哥认可、找寻大哥死因的冲动小伙,入伍并不完全因为爱国,对于他来说军功=杀敌=哥哥认可,所以他执着于杀死20个敌人的目标;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0)

而对于连长伍千里来说,相比弟弟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更多是用来担心的,怕他乱跑惹祸、怕他连累战友、更怕他不明不白的牺牲。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1)

而电影开篇,经过长津湖一战,伍千里渐渐改变"认可=杀死20个敌人"的认知,余从戎和他开玩笑:"杀了多少敌人了?有20了吗?"

此时的伍万里可以很淡然、很坚定地回答:"够不够已经无所谓了。"说着把自己身上的毛毯盖在了伤员身上。

当得知大哥伍百里的死因,伍万里也没有暴怒,而是安慰平河:"百里是我大哥,你(平河)也是我哥,钢七连的所有人都是我哥。"战争总能让一个孩子快速成长为战士。

伏笔三:梅生的照片与谈子为的香烟

刻画了新兵的成长,老兵的坚毅也是电影的"泪点"之一,指导员梅生女儿的照片几乎是《长津湖》系列最明显的伏笔,它如同一个flag立在那儿,让我时刻担心编剧给梅生发刀子,可惜还是没躲过。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2)

梅生女儿的照片从有相框到战斗后相框震碎,再到差点被烧毁,梅生拿着只剩一半的照片从《长津湖》走到《水门桥》,可以说代表着以梅生为代表一众志愿军的战斗意志——这场仗要打,而且一定要赢!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受罪。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3)

《水门桥》开篇,梅生的眼睛就又红又肿,很快就出现重影、看不清东西,原因就是新兴里一役被炮弹灼伤到了,可整个战斗梅生从没跟战友说过自己眼睛不适,宁可听着勤务兵的汇报也要坚持指挥,可见他的战斗素养,盲打都能一挑多!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4)

与梅生女儿照片有着同样寓意的还有九连连长谈子不离口的香烟。《长津湖》中"惊鸿一瞥",原谅我,看到他与伍千里隔人海相视一笑,我竟然有点嗑这对兄弟情。两次见面,谈子为都香烟不离口,可这一次,与伍千里惺惺相惜的他,在没机会吸完这颗烟了。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5)

这些在《长津湖》里的伏笔,构成了《水门桥》的泪点,观众更能从钢七连个人的故事中看到整个志愿军的伟大与牺牲,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更能反衬出战争的残酷。

与《长津湖》相比,《水门桥》承载的信息量更多,不仅要做好战争场面的展示,更要完成人物成长的情感需求,文戏、武戏并重,压力可想而知。

但这一次,《水门桥》在《长津湖》的基础上完善后期特效,从爆炸场面和战争群戏,都有创新之处,只为更好的还原那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细思极恐的细节(长津湖埋下那些伏笔)(16)

除此之外,剧组还用心刻画志愿军"钢少气多"的战斗品格,很多过场镜头都有意无意地展示我军与敌军的战备差距,别人供给不断,我们只能靠捡对方的炮弹过活,面对战友一个接一个的死亡,志愿军战士没有退缩只说一句:"不管他们(敌军)怎么修桥,他们修好一次,咱就炸他一次!"朴实的话语往往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拍摄周期紧张、宣发时间不充裕,拍摄中拍摄外,剧组都面对很多困难,但就像志愿军一样,用心用力,将这部电影的拍摄当成后来人对前辈的追思,希望电影艺术的魔力可以穿越时空,让那些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的英雄们看到,现在的锦绣繁华,如您所愿!#《长津湖之水门桥》口碑爆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