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台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抗金名将岳飞写下的著名词《满江红》节选。时间回到南宋建国初年,当李刚等文成在朝廷上为民请命呐喊之时,岳飞等武将则在战场上拼命搏杀,戎马倥偬。岳飞等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

岳飞抗金的具体事迹(由岳飞抗金满江红)(1)

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的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了此史上辉煌的乐章。也构成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铁骨铮铮。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族英雄不胜枚举。至于岳飞究竟是不是民族英雄的争议,早已经盖棺定论,这里不再赘述。每到明珠危难时刻紧要关头,总会有无数英雄志士站出来,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去捍卫着最后的尊严底线。

岳飞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在百姓心目中也有非常高的口碑和认同。自宋以来各种戏剧,文学作品纷纷对他都有很高的褒奖,寄托了人们崇尚英雄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岳飞抗金的具体事迹(由岳飞抗金满江红)(2)

我突然想到了郭德纲的一句话,并不是自己的作品有多么优秀,全靠同行的衬托。在南宋这样一个酒醉沉迷声色犬马朝廷混乱昏庸的局面下,岳飞等人的男儿热血保家卫国可以说是旗帜鲜明荡气回肠。

南宋的偏安一隅以及处境的尴尬,其实早在宋朝,北宋时期早已经初见端倪,沉重的冗官冗余体系也为其带来了灭亡的根源。早期北宋时在宋徽宗朝畸形的和平环境中,绝大多数的文人生活比较安定。多数的词人也是绮罗,从中迎风弄月创作上虽已出路锋芒但一直反响平淡健康之难后惊人的铁剂改变了他们后半生的生活与创作的倾向,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自觉接受了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嚎,并且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以及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南渡词进一步也扩展了的功能,加强了时代感与现实感。

通过南渡词人创作风格的改变,也可以看得出当时整个朝廷上下风气的变化以及人心的幻散。

岳飞抗金的具体事迹(由岳飞抗金满江红)(3)

从澶渊之盟以及靖康之耻开始,宋朝就已经失去了一个央央大国应有的风范与姿态,成为了历史上耻辱的一页。而其中的元凶不一定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整个官僚体系的崩溃。

即便是纷纷难度逃往了杭州临安平安易于也依旧声色犬马,歌照唱,舞照跳,国家生死存亡与他们好像没有任何关系,贪图眼前的安逸享乐,也从未想到继续收复失去的领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文人对于廷腐败的一种强烈讽刺和深切批判不满。从这里就已经看得出宋朝,即便是南宋定都临安之后,所谓的官僚体系依旧没有得到任何的进展,依旧是非常繁重的有关人员想着剥削百姓。从来没有考虑过历经图志继续北上,收复湿地,恢复大宋盛况。大大小小的官员只顾着自私自利,自己的中饱私囊和纵情声色犬马。脑海中根本没有加过耻辱的愤怒和委屈。这也是南宋灭亡的必然,为此埋下了祸根,而这个祸根早在北宋时。就已经留下了顽固的炎症。

岳飞抗金的具体事迹(由岳飞抗金满江红)(4)

而宋朝的生性懦弱。是自上而下的。宋徽宗本人也不务正业,假如他不是一个皇帝,那倒是一个赫有名的伟大书画家。但是也就是因为他花费了巨多的精力在书画作品上,也使得整个国家缺乏了主心骨。让很多的小人有机可乘,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不休,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而持续臃肿的政治体系也使得税务繁重,百姓民不聊生,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恶性循环。面对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成为击垮他沉重负担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说在宋朝和平安逸的年代,更多的人把精力转向了赏花风月,纵情声色犬马去了应有的大国防范意识和励精图治的军队体系。

从北宋神宗的改革准备历经图治进行大刀阔斧时,王安石变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偃旗息鼓,可见阻力之大。我们姑且不说王安石变法有哪些不足之处,或者是过激进之处,但是这样的改革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下去,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可见保守顽固势力阻挠的势力范围之大之广,也预示着新生事物很难在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下产生,那就必然导致他无法摆脱宿命的轮回,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直至灭亡的悲剧。

岳飞抗金的具体事迹(由岳飞抗金满江红)(5)

吃官饭的人多,干实事的人少,百姓的负担越沉重,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内壁循环。民心也跟着涣散,同时对外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统治力与魄力。在处理军事,民生以及改革方面的问题中,显示出了非常拙劣的政治见地。

宋朝从澶渊之盟求和开始。对方便已经知道几斤几两,以及你的最后底牌更加有恃无恐,以百姓的财富来换取暂时的苟且,很显然是不可持续和长久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这喘息的时间内依旧没有重振旗鼓。将最好的时间一直白白的消磨殆尽,这注定将是一场悲剧。

所以当我们再次诵读岳飞的《满江红》义愤填膺。为岳飞感的不屈,也为宋代唯唯诺诺的样子,感到屈辱和不甘。而宋朝这一幕幕画卷在脑海中浮现。归根结底也怪不得任何其他人,而是内部自身就已经出了严重问题。臃肿的官僚机构没有产生出任何实际的利益与价值,更没有为国家的建设带来更多的营养与建树,顶多维持表面的体面。面对的更强大敌人时只能委曲求全,然后不断的压榨百姓来求得暂时的苟且安稳。丧失了国家和民族应有的公信力与凝聚力。没有这个秦桧,还会有另外一个秦桧。

这才是历史最无奈的悲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