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几乎是每个小学生都要学到的一句话。很多解释说其中的“说”与“悦”是通假字的关系。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听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万献初从汉字的角度为我们解答。

说跟口有关,先来说一说口字。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1)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2)

篆书的口,它的下边长,上一横短。

我们人的嘴巴说话的时候,上边嘴唇是不动的,下边嘴唇是不断开合的。我们古人很厉害,造字的时候根据人的特征来造字。

跟嘴巴有关系的很著名的字形就是曰。曰是什么意思呢?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3)

它写起来是先有一个口,上面有气出来。什么是曰呢?底下是口,曰是嘴巴里出气。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4)

我们今天画一个flash,一个人说话,画一个口,里面有东西往外闪。古人造字3000年以前已经会了,所以这个是口里出气谓之曰。古人不说说话,说曰。

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曰,到后来变成了说话的“说”。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5)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6)

说字的半边是“兑”。兑中间是个口,底下的“儿”是个人,上面两点是气出来。周易里的兑卦是一个卦,兑卦是快乐的卦。什么叫做快乐呢?一个人嘴巴里有气出来,人一高兴了就爱说话。我们看一个姑娘她平常不爱说话,忽然一下这几天滔滔不绝的说话,一定是她看上帅哥了。但是它作为周易的一个卦(与表示快乐重复了)怎么办?于是加一个言字旁,所以悦字是一个言字旁,一个兑。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说”最初就是指“快乐”。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7)

我们今天讲论语经常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人认为那是通假,绝对不能这么说,竖心旁的那个悦,是汉代才有的。孔子的时代是春秋,没有春秋的人跟汉代人借字的。你跟三百年以后的人借东西啊?所以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从文字的构成里就能够说清楚。

汉字容易被读错的原因(汉字解密说千万不要再教错孩子了)(8)

最后我们再来理顺这几个字的演变关系。

我们说言字旁的“说”就是快乐,说话的说本来是用曰的,不用这个字。表示快乐的竖心旁的悦是汉代才产生的。为什么要产生一个竖心旁的,因为用表示快乐的言字旁的“说”用多了以后就表示游说,因为你游说别人就像卖保险,你要说好听的话,要说使人高兴的话。所以这个字就变成了游说的说。游说别人要说快乐的话,令人高兴的话。你要跟别人说话交流,哪个人不愿意听好话?所以说话的说就从此被常用。既然这个字是说了人家高兴就不用原来的“曰”了,所以“曰”就成了先秦就不用了的词,先秦才说曰,文言文才说曰,汉代以后都说“说”。这样我们就把这个字形都说清楚了。

下期预告:

明天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万献初将继续为您讲解与口相关的汉字:哭、告、古。哭最初为什么与“狗吠”有关?告所展现的古代最早的一则广告是怎样的?古为什么是由十和口组成?汉字解密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