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在端午节,有的地区赛龙舟,有的地区喝雄黄酒,有的地区系五彩色绳,很是隆重!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必须吃粽子,蜜枣的,花生的,蛋黄的,猪肉的,现如今各种各样的口味。但是提到端午节不单单只有粽子是共通的,那就是屈原,根据记载,屈原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虾所食,广为流传,久而久之,人们为纪念屈原会在五月五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等,到如今这便传承了下来。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屈原为什么投身汨罗江(1)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屈原在文学上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并且他的非凡才华得到了认可,也是让后世为之敬佩。那么如此人物,最后却投汨罗江而死,这件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屈原为什么投身汨罗江(2)

首先,屈原对于楚国有很深的情怀,他热爱这个国家,甘愿为之奉献一切,他出身高,才华好,仕途顺畅,楚怀王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不辜负楚怀王对他的信任,屡屡为楚国创下汗马功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好景不长,有人对诬告屈原,或许是屈原的能力过于出众,对楚怀王造成了负担,令楚怀王相信了此人,离间了他与屈原的关系,楚怀王不再信任屈原,渐渐疏远,此时正逢屈原进谏激烈反对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楚怀王气愤不已,将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后流放到汉北。流放期间的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事发起,势弱的楚国元气大败,然而屈原并没有放弃楚国,仍然为之抗战。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屈原为什么投身汨罗江(3)

后来楚怀王派屈原与齐国结盟,齐宣王最终同意,这本是一个好的结果,然而之后楚怀王竟又与齐国断交,反而去结交秦国,屈原自然是激烈反对,却不想楚怀王竟直接将屈原流放。流放后,秦国借机联合其他国家攻打楚国,楚国腹背受敌,楚国虽未亡国,却再不是当初那个强大的楚国了。屈原虽被楚怀王流放,但他的能力与手段却是不容置疑的,于是屈原又被楚怀王委以重任,齐楚两国再次结盟。结盟后的楚国也日益强大起来,然而秦国却不肯罢休,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要楚怀王和平谈判,楚怀王去往秦国这等虎狼之地,绝不肯割地,却不想此次一去不复返,最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太子即位,然而这位顷襄王却没有楚怀王的胸怀与能力,屈原向之进谏,请求励精图治,壮大国家,却不想被又顷襄王放逐。这时的楚国已是岌岌可危了,这个国家的王却不明智,那么又何谈强大呢?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屈原为什么投身汨罗江(4)

放逐后的屈原仍旧心系国家,奈何手中没有权利,不能改变国家的现状,在放逐期间听到秦国的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都城郢都后,痛哭出声,转而在悲痛与绝望之中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屈原为什么投身汨罗江(5)

其实屈原本可以不死,但是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不允许他独活,他毅然决然地投江,不带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为这个国家奉献了一切,乃至生命,然而这个国家带给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怀疑,流放,抛弃,如果楚怀王不曾怀疑屈原,那么在屈原的带领下,楚国必定是日益强大。如果楚怀王坚持与齐国结盟不曾毁约,那么秦国又何来的机会攻打楚国?如果顷襄王是个明君,肯听取屈原的进谏,那么楚国又何至于有此等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