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视角】栏目正式与大家见面,大家好呀

对于西藏,对于一个地域,没有了解,自然没有尊重,也不会有真正的享受。

眼睛看到的,是美景也是表象,我们需要第一视角的冲击也需要第三视角的审视。

既然大家都没有上帝视角,那就让【第三视角】带你们走进更深的西藏。

信仰、习俗、文化……

越走进,越清晰,越清晰,越明净。

了解美景背后的西藏,放下猎奇,化解误会,

让我们平常地看待这片雪域,这个民族。

你以为那是疯子的执着,不值一提,殊不知也许你活得还没他们明白。

若你来西藏,请先看【第三视角】,

相互尊重是彼此沟通的开始。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1)

最近,朋友圈里大家频频感叹这是个“多事之秋”。

李咏、金庸、蓝洁瑛几位公众大咖相继离世;

坠江、砍人……频发的负面新闻,2018年的这个秋天太凉。

中国人对于尸身这件事,通常讲究一个“入土为安”。即肉身回到大地是最好的归宿。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2)

所以森森白骨如若暴露在空气里,总让人不寒而栗,后背发凉。恐怖故事中总不乏主角不慎闯入禁地,又不巧在羸弱的光线中一脚踢到个骷髅头而吓得半死的情节。

所以你看,骷髅头和恐惧是划等号的。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3)

一颗骷髅很吓人,那么十颗?百颗?甚至3000余颗骷髅头骤然出现在你面前呢?

这是什么样的视觉冲击?

当我从多多卡天葬台院子的西门一脚踏进去看到那千余颗骷髅头的时候:

既震撼又恐惧,想靠近又发憷。这就是最真实的第一感受。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4)

我特意强调我是从“西门”进入的,是因为:

多多卡天葬台院子的西、南两处的两道门,一道“生门”,一道“死门”:

西门进出活人,南门抬进尸体。

而北面的平房,专供为死者诵经祈祷的众僧使用。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5)

西门进入后,正前方就是一根10余米高的经幡柱,环视一圈,整个院子约400平米,周围的土墙约一人高,墙上修有木架,约四五格,每格内都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人头骨,形成两面长长的骷髅墙。

人死之后,在多多卡天葬台实行“天葬”,然后人头骨就会被如此保留下来。(如果大家对西藏的“葬文化”还不太了解,那么请参看【第三视角】第一期的内容:天葬、树葬、塔葬,关于死亡这件大事)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6)

天葬之于藏族人而言是神圣的丧葬仪式,而天葬的主要实施者“秃鹫”也被藏族人誉为神鸟。

为何是“神鸟”?因为藏族人认为秃鹫从不杀生只吃死亡动物的肉身,这一行为本身就很“神性”。所以还有这样一个说法:若你此生是个好人,进行天葬时,秃鹫就会极快地分食掉你的肉身,如若你是个坏人,那秃鹫很有可能还不吃你的肉。

多多卡天葬台还专门给神鸟秃鹫设有跑道,东边墙上方的斜坡就是让它们吃饱后用来起飞的缓冲带。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7)

多多卡天葬台最有意思的就是:有两个天葬台。(两个天葬台都千万别踩)

院子中间,长方形的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石台为正常死亡的人实行天葬,非正常死亡的人只能在下面的另一个台子举行仪式。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8)

而长方形的停尸台,也是让多多卡天葬台远近闻名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说长方形石台下面是个空洞,名为天葬池,四边及底部全用石块堆垒,里面供奉有佛像及经书等宗教用品,冬季时这里的气温可达-20℃~至-30℃,但尸体在别处不管冰冻得多结实,只要在这个台子上放上一夜,第二天百分之百解冻,就可进行天葬。究其原因,暂且无从得知。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9)

面向骷髅墙,从右到左,骷髅存世的时间依次递减,即最靠右手边的骷髅年代越久远。

从颜色上看,大多数骷髅的颜色是白色的,部分年代久远骷髅头却发黑甚至出油。why?

所以这就是比如县茶曲乡骷髅墙怎么就让文学家震惊、考古学家折腰、美术家将其称为“骷髅金字塔”的原因了。

比如骷髅墙,完全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进程的缩影。

观察这些骷髅,我们可以研究饮食对于人类体质的一个影响,甚至是人类的进化与退化问题。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在进化?但是真的在进化吗?

为何骷髅骨越来越薄?颜色越来越白,也不出油了?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10)

从右到左地观察骷髅的牙齿也有点意思。以前自然死亡的人更多,所以很多骷髅都是没有牙齿的,而越临近现在骷髅的牙齿越整齐,这也代表非正常死亡的年轻人愈发多了。

这些东西的研究价值几何,一般人也已能窥之一二。

再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更有意思的事,好些骷髅头上都有整齐的圆孔,也就是被人为地取掉了一小块儿骨头。为什么要取走一块儿骨头?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11)

“嘎巴拉”佛珠: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听过“嘎巴拉”佛珠,你就知道这些被取走人头骨就是用来制作“嘎巴拉”佛珠的。而且一般的人骨还没有资格被用来制作“嘎巴拉”,这些都要经过高僧的测算。

嘎巴拉并不恐怖,它是悲悯和慰藉的佛心传承。

但它本身是有驾权能力的高僧用来超度他人的一件法器。所以,一般人持有“嘎巴拉”不见得是好事,说通俗点的就是,毕竟你hold不住。

我国著名影视明星李连杰是佛珠的超级收藏者,他也持有“嘎巴拉”,但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李连杰老得特别快,有一个说法就是因为他所持有的“嘎巴拉”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一些影响,毕竟,持有者是需要具备驾权能力的。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12)

面对这么多的骷髅头,其实后来我有想过一件事,如果这不是骷髅墙而是鲜活的人头墙,我可能会感到十分恶心,然后立马掉头走人,而且回去之后还半夜噩梦连连。

大概脱去皮囊的骨相,才是人类最真的模样。

皮囊易腐,白骨长存。

褪去皮囊的白骨,其本身已是一种艺术,自然,就会让人少了些负面冲击。

所以我那第一时间的“恐惧感”随着时间的延续也在慢慢淡化,以至后面我可以内心平静地靠近骷髅去仔细观察。可是骷髅墙的警世作用仍然很强烈。那种震慑感无论看多久都十分强烈。

看看这3000余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藏的是生的秘密,说的是死的顿悟。

无论贫富美丑,我们终将走向死亡,化为白骨一堆,黄土一抔。

来世无人可知,今生当下就是,不为来世,只为今生,做个好人。

雪山解密最后一个墓碑(3000颗头颅嵌起的骷髅墙)(13)

.........

TIPS:

骷髅墙位于西藏那曲市比如县中部的茶曲乡,西接达塘乡,东临良曲乡,国道558横穿而过,距离比如县城65公里左右,距离那曲市约185公里,距拉萨约515公里。

平常门票100元/人,“冬游西藏”期间门票半价50元/人

目前虽然是开放的观赏状态,不过劝诫大家,在骷髅墙这样的地方尽量还是少拍照,更不要嘻嘻打闹,甚至上传一些非常自嗨的抖音视频,不然的话,你这个人真是双商都有问题。

本期摄影:李珩(本次外采特邀随行摄影师)

本期作者:李二九

美术编辑:懿 博

运 营:西小妹

执行主编:李二九

主 编:江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