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汉字历史演变小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汉字历史演变小故事(汉字解密洗最开始的洗字里竟然藏着一只脚)

汉字历史演变小故事

一般来说,洗澡、洗手这些都离不开水,但是为远道而来的朋友洗尘却不能用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要学习的字是“洗”字。

“洗”字的甲骨文中间写的是“止”字,四周加有四点,止是脚的象形字,像人的脚趾,四周的四点相当于四点水,将脚包围起来,表示脚趾泡在水里,也就是把脚放在水盆里泡净。

“洗”字的小篆在“止”字下加了个“人”字,这样就变成“先”字,四点水则集中在左边,写成“水”字,仍然可以看到水流动的样子,意思仍然是人洗足。《说文解字》将“洗”字判断为形声字,说“从水先声。”用“水”作形旁,“先”是声旁。

先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止,像人的脚,下面是侧立的人,脚在人的前头,当然就是先了。

而小篆、隶书、楷书的先字都看不出脚的样子了。现代汉语的“先”与“洗”的读音已经不同。

“洗”字的隶书、楷书进一步将“水”字减省为三点水,已经看不出与足的关系了。

同样以“先”字为声旁的汉字,还有我们熟悉的“冼”。

冼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见于《集韵》的《拯韵》,冼,意思是寒冷的样子。

冼字读shěnɡ。冼字从仌,即冰字,像严寒之下而突出的冰块,冰字就是在仌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表示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比水更冷。

因此从仌的冼字能够表示寒冷,而从仌的字大多有寒冷的意思,如寒、冬、冷、冻、凉等字。

另一个读音是Xiǎn。

见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冼新海,实际上冼字起源很早,如晋代广州参军的冼劲,《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的冼夫人冼英等。改革以后洗姓多作“冼”,实际上,“冼”成为了现在正体字“洗”的通用简化字。

“洗”的对象除了足、衣服,还可以是抽象的东西,我们现在还说“洗心革面”,意即用来洗涤心胸,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

为别人接风,我们现在称之为“洗尘”,接风有迎接的意思,是请刚从远道来的客人吃饭。

“风”即风尘,喻旅途劳顿,代指客人。

古代出行要么行走,要么骑马、坐车、坐轿。不管那一种运动都会带动空气流动形成风,如:脚下生风、一路风尘等。有朋自远方来,要接待朋友,朋友停下了,朋友行走时带动的风也就停下了,比喻接住朋友行走形成的风,也就等于接住了朋友,所以叫“接风”。洗尘是以酒为水,设宴欢迎远道而来的人,洗去客人身上的尘埃,实际上是洗去心上的疲劳,有慰劳的意思。设宴款待远方来客,或者赠送来客礼物都属于洗尘的范围。

下期预告:

洗字在古代竟然是洗脚的意思,那么澡字在古代又代表什么呢?古代的“澡豆”到底是什么?汉字解密,下期解密澡字,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