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我挺不过去。”
妈妈:“挺不过去,你当时做事的时候怎么不这样想,我跟你讲多少次了,每天吃饭我就警告你,你听过我一句话没有,你现在叫妈妈怎么救你?这是妈妈有能力救的吗……妈妈都跟你讲了,父母教育不了就社会教,社会再教不了,就是公安局、法院教……”
儿子:“妈妈……”
妈妈:“妈妈也没有办法,你一定要配合好人家就好了,也不用怕。”
以上是一对母子在审讯室内的对话,这是5月29日海南警方发布的一段视频,男子因为涉嫌电信诈骗被捕,在审讯室内,母子抱头痛哭,母亲一边哭一边训斥儿子。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对儿子是又气又疼,从母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其实是很负责任的,也多次教育儿子,可儿子却没有听妈妈的话,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身为父母,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无奈:自己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跟孩子讲道理,可孩子却油盐不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从逆火效应和拉波波特法则来解释这个现象。
逆火效应:摧毁已有的观念是很难的事情逆火效应是指当人们遇到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证据或者信念时,如果这与自己原有的观念相抵触的信念,不足以完成摧毁自己原有的观念,人们就会无视这一证据,而原有的信念反而进一步强化。
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后,不会立马写作业,而是先看两集动画片,一个小时之后,才开始动笔写作业,所以,每天写完作业都要到晚上十点钟了。
大多数父母无法容忍孩子拖拉的毛病,会反复教育孩子,甚至打骂他,让他改变拖拉的坏毛病,但你会发现这比登天还难,孩子身上没有一点改变的迹象。通常我们会认为是孩子太叛逆,其实是他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作祟。
孩子不认为拖拉有什么不好,不就是晚一会儿写完嘛,“我每天都写完作业了,非要早点写完干嘛?”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充分的证据来说明他的观念是错误的,只是简单的训斥、打骂,只会让孩子更加坚定自己的观念——拖拉没什么不好,思想决定行动,有了这样的思想,他就会继续拖拉下去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认死理呢?这是因为人们要否定自己原有的观念,就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观念被质疑、被否定,所以,当人们面对质疑和否定时,都会试图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找证据来扳倒自己的观点。
我们在教育孩子做事不能拖拉时,你一定听到过他这样的回答:“我拖拉不也把作业写完了吗?”这就是在证实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否定自己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如果我们用粗暴的态度否定孩子,更会让孩子没有面子,伤了自尊,更会千方百计地来反驳我们,从而让我们陷入争论之中。
拉波波特法则:说服是需要技巧的
通过逆火效应,让我们了解到苦口婆心之所以不奏效,是因为说服力不强,所以孩子不接受我们的反驳。所谓的批评,不过是说服孩子,让他认知到自己的错误,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说服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谈一谈拉波波特法则。
“拉波波特法则”是美国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直觉泵》一书中提出来的。但该法则的原创人是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
“拉波波特法则”是一个批评的法则,向别人指出反对意见的法则,让别人真正接受你相反意见的法则,它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手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这么表述就好了。”
第二步,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所同意的部分都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第三步,你应该提到那些从你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第四步,只有完成了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批评的话。
反观我们在批评孩子时,往往还没等孩子说完,就直接到了第四步,开始反驳孩子,即使我们认真听,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明白孩子的意思,往往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孩子的言行,这其中不免会有偏差,带着这样的偏差就去批评孩子,孩子自然就接受不了我们的意见。
前两天,我儿子要写一篇观察植物的作文,他写的是“我爱绿萝”,家里就有几盆绿萝,抬头就能看得到,可孩子非要用教育平板查一查绿萝开花吗?老公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就责备儿子说:“你就是在拖延时间,我们家那么多绿萝,你看见它们开花了吗?”
“咱家的不开花,不代表别人家的绿萝就不开花啊!”儿子反驳道,一场父子大战一触即发,我上前制止了他们,把儿子单独叫到一个房间,听他给我解释为什么要查绿萝开花的问题。
他说完,我重复了一遍他的意思,“我明白了,你觉得绿萝是一种花,写作文就应该写到花是这样的吗?”儿子点点头。
我接着说道,“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虽然大部分绿萝是不开花的,但也有少部分绿萝是开花的,你刨根问底的精神还是不错的。”儿子紧皱的眉头开始舒展开来。
“我学习上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也值得我学习。”当我说出这句话时,儿子已经腼腆地笑了。
“你看到过绿萝开花吗?你应该没有看到过,那么,没有看到过怎么写得出来呢?这是一篇观察植物的作文,你只要认真观察咱家的绿萝,把它的样子写出来,就够了。你上网查绿萝开不开花,对你写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帮助。”等我讲完,儿子痛快地拿起笔和本子去写作文了。
拉波波特法则给我们的提示是,让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的想法,不是全盘否定孩子,先达成部分共识,他才乐于倾听我们的批评。不要一味地追求真理,就毫无情面地去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