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1)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以短篇小说见长,其作品有着“含泪的微笑,结局的出乎意料”的风格,不但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标志,给读者以独特的印象,还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美誉增添了强有力的保证和迷人的色彩。

《黑槲的卖主》作为欧·亨利众多短篇小说之一,同样没有摆脱一以贯之的风格特征。“黑槲”是一座山的名称,“卖主”是小说主人公杨西·戈锐。杨西·戈锐是戈锐家族的继承人,由于赌博,他把继承来的资产输了个精光,甚至位于黑槲山坡上的老宅也被他变卖,沦为了赌博的牺牲品。

小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律师事务所里整日无所事事、靠酒精消磨时光的败家子——杨西·戈锐。此时的他,早已输得倾家荡产,法院里的赌局已为他关闭了大门。因此,杨西·戈锐起初给我的感觉是消极的,颓唐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结局的陡然反转,使我惊呼“果不其然的出人意表”之余,也对杨西·戈锐肃然起敬,叹服他精心编织的谎言和改头换面的决心。

本文将从黑槲的卖主与买主之间的纠葛以及卖主自堕落到改过自新的转变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这部欧·亨利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

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2)

01.“公平”所掩盖的是奉为圭臬的金钱至上和无限膨胀的欲望

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幸运之神有时会跃过诚心诚意的祈求者,于不经意间把福泽洒在事先毫无准备的人身上。深山老林里的派克·加维和妻子玛蒂拉便是受到幸运之神眷顾的幸运儿。

从勘探队员那里得到的一大笔钱,使两人由贫贱夫妻摇身一变为腰缠万贯的暴发户。山林里的物质匮乏无法满足金钱所带来的欲求,经过协商,夫妻俩从黑槲山的腹地搬到了与大山毗邻的劳雷尔村,寓所是以四千美元成交的戈锐家族的老宅。

二十年的丛林生活使加维太太作为女人的虚荣心长期蛰伏于内心深处,却被瞬时的暴富所激起,重新浮于表面。加维太太渴望回到文明社会,踏入社交场合,用纷杂的物质粉饰简陋的生活。买下戈锐家族的老宅是加维太太满足虚荣心的第一步,由此与劳雷尔村的富人结识,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也如约而至。

然而,欲望是无限的。加维太太虽然过上了向往的生活,但是穷苦人家的出身使她对身份和社会地位产生了急切的渴求。于是,戈锐家族与科尔特伦家族的世仇成了她攫取的目标。“去公公平平地把它买下”是加维太太对丈夫的叮嘱,也是两个人在炎热的六月天里驱车前往杨西·戈锐律师事务所的原因。

小说中,欧·亨利两次把派克·加维比作黄鼠狼,一次是走出监狱时,他像黄鼠狼一样溜回了老巢;一次是在杨西·戈锐律师事务所时,他注视大街上阿布纳·科尔特伦的恶狠狠的神情仿佛一只黄鼠狼。众所周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加维夫妇此行同样居心叵测:剥夺杨西·戈锐仅剩的唯一资产——尊严。

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3)

“公公平平地把它买下”在小说里一共出现了四次,每次均与钱相联系。

“‘把钱拿上,’加维太太对我说,‘去公公平平地把它买下。’”

“加维太太说,这本该是开在买房子时的那个清单上的。但是却给忘记了,没有列上。‘那么,我们就带上钱,’她说,‘去公公平平地买下它吧。’”

“加维太太说,‘拿上钱,公公平平地把戈锐先生的世仇买下吧。’”

“如果你愿意,她说就‘公公平平地把它买下。’”

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公平与金钱紧密相关,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仅能买到房子,甚至家族世仇和墓地也能与金钱相交换。由此可知,加维太太所认为的“公平”是以金钱至上为前提的,她的欲望为满足不断扩大的虚荣心而无限滋长。这里的“公平”是欧·亨利对信奉金钱至上的人的讽刺,反复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讽刺意味。

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4)

02.“公平”并不公平,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各取所需

加维以他所认为的公道价两百美元购买杨西·戈锐的世仇。然而,杨西·戈锐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因为加维曾表示,世仇的最高价是250-300元,200元算是买卖世仇的低价了。

在加维看来,此价格公平合理,戈锐却不以为然。但是,在加维打算终止交易收回那两百元时,戈锐考虑到如今一贫如洗的境遇和赌博的嗜好,他的私欲终是战胜了自尊心,随即以两百元卖掉了世仇。加维夫妇驱车离去的间隙,戈锐拿着刚刚赚得的钱朝法院里的赌桌奔去。

公平交易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完成的。对加维而言,他当然愿意以低价买下时间不算短的世仇。可是,对戈锐来说,这是一种奚落,是有损尊严和体面的不平等交易。虽然如此,但两个月没有收入的经济状况以及坚信下次赌钱肯定能赢的天真想法,使他不得不接受200元的低价。

由此可知,此交易含有一方迫不得已的因素,自愿是迫不得已的自愿。所以,加维所谓的“公平合理”其实并不公平,亦不合理,仅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各取所需。

此时的杨西·戈锐已经堕落到出卖家族世仇、违背山区礼规的地步。那么,他还有悬崖勒马、及时止损的可能么?欧·亨利告诉我们,只要良心未泯,一切皆有可能。

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5)

03.唤醒装睡之人的,是放下恩怨的冰释前嫌和沁人心扉的温情

结果和往常一样,杨西·戈锐在赌桌上输得一塌糊涂,醉醺醺的他被“法院五人帮”抬回了律师事务所。等他醒来时,发现仇敌阿布纳·科尔特伦正站在他的身旁注视着他。

阿布纳·科尔特伦已经听说了戈锐的近况,他来是请戈锐与他一道回家,恢复过去和谐融洽的关系,凭借山区如画的景致疗愈戈锐的身心。

阿布纳·科尔特伦放下仇恨的冰释前嫌使戈锐深受感动,就像一只及时伸出的手拉住了陷入沼泽愈挣扎愈沉沦的奄奄一息的人。

面对阿布纳·科尔特伦的真诚与温情,杨西·戈锐流下了愧疚和悔恨的泪水。他接受了阿布纳的建议,两人并肩骑马向劳雷尔村走去。

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6)

值得注意的是,途中戈锐发生痉挛下马休息时,他面带怒色地拒绝了阿布纳递来的威士忌,表示从此滴酒不沾。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以前的那个酒鬼、那个浪荡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杨西·戈锐,早已不是被派克·加维轻视而压榨的可怜虫。他要重新做人,重新找回已被丢弃的思想和回忆,如一只迷途的鸟重新找回正确的路线。

在途径老宅的果园而被加维发现时,戈锐想起了加维报复曾经送他进监狱、现在是仇敌的阿布纳·科尔特伦的誓言。与阿布纳·科尔特伦更换衣装,替阿布纳·科尔特伦挨加维的枪子是杨西·戈锐珍视友情、悔过自新的彰显,也是他以生命为代价维护尊严、保持体面的人格的升华。

起初,杨西·戈锐宛若一个装睡的人,外界的噪音他充耳不闻,即使损害了身心,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你很难唤醒装睡的杨西·戈锐,但是不计前嫌的阿布纳·科尔特伦以心换心的真诚和流露出的温情使他回归到了清醒的状态,而金钱和赌博只会让他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此可见,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宽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真心诚意的温情似雪中送炭,温暖人心。

欧亨利结局赏析 欧亨利黑槲的卖主(7)

总结

不论是改邪归正的杨西·戈锐,放下恩怨、冰释前嫌的阿布纳·科尔特伦,抑或是加维夫妇,无不具有人情味。

在得到一笔巨款后,派克·加维想购买装备,巩固老巢不受侵犯。而加维太太却想走出大山,参加社交活动,过有钱人的生活。定居在劳雷尔村是两个人商议的结果。那里毗邻大山,有富人参加的社交生活,对于向往深山老林的派克·加维和憧憬繁华的加维太太来说,不失为一种折中的选择。加维夫妇的彼此让步,不争不抢,体现的是夫妻间的公平合理,可以作为现实生活里解决夫妻矛盾的典范与参考。

《黑槲的卖主》里的人物都被欧·亨利赋予了人性,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也是人共有之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