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黄埔人的年度“剁手账单”数额又创新高——记者从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官网获悉,数据显示,全年黄埔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社零总额”)1101.66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增速较全市平均水平(-3.5%)高出14个百分点,该区社零总额规模占全市比重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买房为什么买广州黄埔(买买买的黄埔人)(1)

消费市场复苏进程加快

为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黄埔区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大循环政策、“暖企8条”、“稳企6条”、制定一企一策等帮扶措施,助力零售巨头晶东继续增长等多项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在疫情最严重的去年一季度,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社零总额增速只有5.8%,但4月至12月累计增速都能保持双位数的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全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社零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5%,消费市场复苏进程也在加快。

从分行业看,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呈两位数增长,但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的零售额却呈两位数下降态势。

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为1067.0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7.4%)提高了3.8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总额33.24亿元,同比下降15.5%,下降幅度比一季度(-42.3%)大幅收窄了26.8个百分点。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呈现下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初疫情暴发,住宿和餐饮业受影响较大,但下半年起下降幅度有所收窄,总体趋势向好。

药品类消费拉动力强劲

吃喝类等商品供应充足,消费稳步提升。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业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总额115.66亿元、23.48亿元和26.48亿元,合计占全区社零总额的15.0%,同比分别增长21.5%、2.9%和6.0%,合计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

药品类消费拉动力强劲。新冠肺炎疫情刷新了居民对病毒的认知,激发了大家对保健意识的进一步重视。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总额127.20亿元,占全区社零总额的11.5%,同比增长102.9%,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6.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平稳较快增长。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总额119.66亿元,占全区社零总额的10.9%,同比增长10.4%;家具类实现零售总额6.52亿元,占社零总额的0.6%,同比增长22.0%;合计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1.2个百分点,呈现平稳态势。

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通信器材类商品销售平稳。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总额50.61亿元,占全区社零总额的4.6%,同比增长8.2%;通信器材类实现零售总额283.13亿元,占全区社零总额的25.7%,同比增长9.7%;合计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

网上消费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市民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新年尽量不出门,实行居家隔离的生活模式,因而居民消费途径和方式有了较大变化,新消费模式为网上零售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业实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934.08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全区社零总额的比重达84.8%,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12.2个百分点。阿里健康大药房、广州晶东贸易、安利(中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3家龙头电商企业对社零总额拉动作用明显,以上3家龙头电商企业2020年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达11.8个百分点。

全市社零总额超千亿体量的区中,仅有黄埔区同比增速为正

从增速上看,黄埔区全年社零总额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10.5%;全市有8个区为负增长,但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一季度相比,降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总体态势向好。

从规模上看,全市社零总额超千亿体量的5个区中仅有黄埔区同比增速为正增长,社零总额体量最小的从化区同比增速最高。

从各区社零总额占全市比重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各区的社零总额发展态势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区占全市比重呈现5升5降2保持的格局,其中天河区的占比保持不变,比重稳占全市第一,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黄埔区,提高了2.0个百分点,占比上升了1名,全市排名第四。

【记者】吴雨伦

【作者】 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