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恭,又叫高孝瓘、高肃,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孙子,父亲为文襄帝高澄。从这里可以看出高长恭出身尊贵,但高长恭在年少时并未受到重视,他的生母历史上没有记载,应该是身份低微吧,而且高长恭虽是高湛的侄子,但高湛更喜爱另一个侄子,受此影响高长恭为人有礼,行事谨慎。

高长恭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便是他的容貌,《北齐·高长恭传》里说:“长恭貌美心壮,音容兼美”,容貌俊秀,还有一副好声音,放在现代应该是妥妥的一枚小鲜肉啊。

兰陵王为啥叫高长恭(有颜值却偏要靠才华)(1)

《兰陵王妃》陈奕饰高长恭

高长恭刚开始的仕途发展并不顺利,直到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一日,高长恭受封为兰陵王,他的仕途才出现了转机。

后来高长恭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在数次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高长恭在战场上打仗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戴上“面具”。史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这在北齐其实是一种带有面甲的头盔,可以遮挡面部,只露出一双眼睛,为了保护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安全,其他将士们也会佩戴。但在历史的演绎下,兰陵王戴“面具”有了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为容貌过于突出,战场上是残酷无情的,尤其是面对凶神恶煞的敌军时,但高长恭是一个俊朗的美男子,在两军对阵时丝毫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和那些五大三粗的糙汉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会受到耻笑和轻视,这些取笑让高长恭感到困扰,于是便戴上了凶神恶煞的面具,充满了神秘感又使敌人恐惧,起到了震慑敌人的作用。

兰陵王为啥叫高长恭(有颜值却偏要靠才华)(2)

《兰陵王》冯绍峰饰高长恭

另一种说法是兰陵王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地位高权力重,有人说他是帝王之相,兰陵王为了保命,这才戴上了面具。

兰陵王为啥叫高长恭(有颜值却偏要靠才华)(3)

《兰陵王》冯绍峰饰高长恭

邙山之战时,北周攻打洛阳,北齐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和并州刺史段绍、斛律光前去救援,北齐的军队惧怕北周的军队,一直不敢进击,高长恭带领五百骑兵冲进北周军队,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士兵们不知道他是哪国的人,高长恭便揭下面具,露出了面貌,北齐的士兵便派弓箭手射箭保护高长恭,高长恭顺利替金镛解围。邙山之战的胜利,高长恭在军队中的威望大增,士兵们还专门为他作《入阵曲》,是戴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曲调悲壮雄厚,描写了战场上的壮烈场面和激烈情感,在民间广为流传。不过此曲在中国已经失传了,但唐朝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尚且保留了一些,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办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中,《兰陵王入阵曲》就是一个表演节目。

兰陵王为啥叫高长恭(有颜值却偏要靠才华)(4)

《兰陵王》林依晨饰兰陵王妃

高长恭不仅家世好,而且颜值高,更令人羡慕的是他还拥有一身的打仗本领,但这也为高长恭带来了祸端,高长恭威望高,仕途平顺,正所谓功高盖主,高纬惧怕高长恭的势力。于是,武平四年(573年),高纬赐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对他的王妃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郑氏对高长恭说:“为什么不亲自去向皇帝解释呢?”高长恭回答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于是就饮酒死了。

可怜这位将才只在人间呆了短短的三十三年,令人唏嘘,不过他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为后人所谨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