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饕们有没有过这种向往?

对于在疫情中不能出门觅食的本喵来说,每天最想常做的事就是打开美食App,

看看那些人均单价贵到离谱的餐厅。

对自己发誓:疫情结束后一定要让自己获得一次美食顶级享受。

相信所有的美食家和吃货们都会对那些矜贵的食材有着盲目的追崇。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

今天,不如就一起看看猪跑吧。

简洁干净的浮世绘食材——松茸

松茸这种食物起源于中国,但是却并非贵在中国。

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来说,松茸不过就是千万种蘑菇中的一种。但是在我们旁边的日本,以其清淡和形制为美食主题的大和民族,却对这种蘑菇有着无比的追崇。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奈良时代,日本贵族们也很乐意将“采蘑菇”作为秋游的必备活动。

那么在日本松茸究竟有多贵呢?据说,日本本土的顶级松茸一公斤能买到100000日元,大约是6500人民币。日本本土每年松茸的产量不过一百余吨。

这样昂贵且稀少的食材自然不是普通家庭可以享用的。

因此大量的进口松茸也成为普通市民平日里的美食,据说从中国进口的松茸在日本市场一公斤也能卖到16000日元,合1000多元人民币。除了要感谢邻国对我国出口GDP的贡献之外,也可以聊聊日本人的松茸的哲学。

日本料理非常讲究保持食物的原味,所以不提倡加入过多调料,以清淡为主。他们追求食物的“生”和“鲜”,对于食物的形制也希望具备素雅别致的艺术感。

因此,在日本料理中常常会纵向切下松茸,保持它伞状的形态。松茸这种食物也完美地诠释着日本人民对于食材最纯粹和精致的喜爱。

浪漫繁华的巴洛克食材——松露

说完东方的蘑菇,再来看看西方的蘑菇。法国料理无疑是西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同属于菌类的松露,不同于其他蘑菇,那样鲜嫩可口。它的气味独特,带有一些土腥味甚至复杂的臭味。可是法国料理对他的偏爱正是因为他复杂多变的味觉引发的。它丰富的香气能激发很多食材特有的香气。甚至能激发出一些特有奶香味或者黄油味。

上等的松露主要产于法国和意大利。意大利白松露一年的产量不足3吨,而法国黑松露一年的产量也不足200吨。稀少的产量,让上等松露在市场上的价格接近15000美元一公斤。值得一提的事,中国也有松露,早在公元7世纪彝族就会挖取一种猪拱菌作为食材,甚至会用这种菌宴请尊贵的客人。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才知道,原来这种菌块就是法国料理中的三大珍馐之一的松露。

法国料理中的这种美食文化,却不似彝族这般质朴。他们对于美食更加追求一种形式感。从开胃酒到头盘,从汤品到主菜,从甜点到餐后饮品,一层层的法式用餐礼仪,如同文艺复兴后期,奢华繁复的巴洛克艺术品。松露口感的层次感正好代表着法国文化中自信、炫耀的奢华之味。

这些昂贵的食材代表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反应着,不同的民族对于美食文化的无上追求。

关上我的手机APP,总之贫穷如本喵,如此奢靡之味也仅能靠想象。

你还想听我聊聊中国的饮食文化?

在中华的美食哲学中,我们很少强调单一食材的昂贵。

湖北名菜洪山菜苔,既能端上普通的餐桌,又能跻身拍卖市场。

中华美食也强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用心,相比食材对应需要付出的劳动更显得可贵。

福建名菜佛跳墙,更是贵在合家团圆、亲朋相聚的宗族之情上。

这样的工匠精神和民族精神比食物本身更加昂贵。

老子曾经说过“大厦千顷,眠躯七尺。珍馐百味,饱腹一餐。”

如此,先用中华博大精深的哲学奥义安慰一下大家贪婪的食虫。

毕竟无论是山珍还是粗粮,无论是满汉全席还是烙饼一张,对饥饿的人们都是一样的。

所以,搁笔。我去泡面了。

十二个必吃的食物(饮食非食这些食物贵得有内涵)(1)

(图片来源于捷猫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