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强调从解剖,生理,病理,病原等方面去探究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来保证机体的健康,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整体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在其中的作用。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应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强调了人类心理健康在健康中的重要性。补充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使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发展。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最佳的一个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会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按照环境的文化标准行事,角色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贡献力量。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上都包含有养心的内容。聂世茂在研究内经后总结出九条标准,简述如下:
一是“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即是要经常保持乐观心境。
二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即是不为物欲所累。
三是“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即是要不妄想枉为。
四是“意志和精神则专直,魂魄不散”,即是要意志坚强,循理而行。
五是“御神有时”,“起居有常”,即要身心有劳有益,有规律的生活。
六是“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即心神宁静。
七是“乐其俗”,“好利人”,即要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
八是“宛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即要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九是“节阴阳而调刚柔”,即要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
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出了判断心理健康的三项原则:
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人格的稳定性。
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水平的七条评估标准:
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等。
西方学者通过对心理成熟的健康成人进行研究后得出,健康的人的人格是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支配的,也不为童年的心灵创伤和冲突所左右。心理健康者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志的水平上进行的。据此提出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
力争自我的成长,
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人生观的统一,
有与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识到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只重视人类的病态和残缺特点,忽视了机体健全积极的特征,从而代替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将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即认为:年轻人很难达到自我实现,只有部分中老年人能达到,是因为年轻人有许多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和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不过,年轻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努力可以逐渐接近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他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有足够的安全感,
能充分的了解自己,
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生活理想,
切合实际,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的发挥情绪和控制情绪,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首先要预防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病的发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越来越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这些问题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其次,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各具特点,应根据这些特点和该年龄段好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第三要促使个体培养和维护良好的人格,挖掘自身的潜能,使之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处于完满的状态。
参考阅读:医学心理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