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似水年华》是导演陈果进军大陆的第一部电影,而且是一部商业片。从他的电影生涯来看,除了处女作《大闹广昌隆》为商业片之外,其余作品多以独立电影为主。从《香港制造》开始,《细路祥》《香港有个好莱坞》《榴莲飘飘》等一系列独立作品,立足香港本土社会风土人情,描绘出底层边缘人群的另类人生,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尤其是其作品中挥之不去的陆港纠葛,深刻体现出香港这个百年浮沉动荡的东方明珠,在命运的转换中,无法遏制的悲情和孤独。其后的《三更2》有一定商业成分,但由于其类型为恐怖惊悚,而且强调动机推理,重视人物塑造,因而也难以称为完全的商业片。在《谋杀似水年华》之前,陈果的作品仍旧以独立电影和纪录片为主,因此,选择在情人节档期上映,爱情、犯罪、推理三个关键字混搭,如此强烈的转型,让人期待。

但观影出来,心中略失望。如果不是陈果的作品,而是一名新人导演的处女作,以影片的完成度来说,电影还过得去,在商业上是一部合格的院线作品。但对于陈果这样一名老手来说,这个程度差强人意,至少普通人是很难有angelababy、阮经天、黄觉、郝蕾这样的明星和演员来助阵。一手好牌,最后电影成这样,只能说有失正常水准。

离开了香港这块他熟悉的土地,陈果依旧选择边缘人群,都市悲剧,《谋杀似水年华》采用双线索推进,现代都市青春爱情与文革留下的孽债交错。单亲、出轨、谋杀,这些关键字汇集在一起,体现了陈果“时代悲剧”的野心,却在细节缺失和类型尴尬上,将应有的精彩削弱了不少。不过算起来,转换了市场和社会环境,进军大陆市场的陈果也算是一个新人导演,《谋杀似水年华》可以算是他的大陆电影处女作。影片中体现生硬和脱节,一部分来自于原著作品的薄弱,但作为署名编剧,陈果对大陆社会文化环境、民众性格以及过往历史的陌生也显而易见。影片内容表现不佳,作为香港电影爱好者我觉得可以理解,但麻烦下次找个熟悉大陆文化的编剧,不要动不动让人在公众场合跳桌子唱“say yes”,就算年轻人也没这么公开中二的好吧。

陈果你只管善良(新人陈果的生硬转身)(1)

本片改编于大陆畅销书作家蔡骏的同名小说,所以看完电影之后,我怀疑是因为原作品的故事单薄,影响了陈果的发挥,特地下载了小说读了一遍。看完后发觉虽然蔡骏在叙事和人物上的确堪称中学生级别,但整体故事架构,尤其是一些关节细节上的描述,让整体的推理和人物关系比较坚实(当然我们不能追究那个没头没尾的“魔女区”电商网站),惊悚悬疑气氛塑造的也比较出色。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喜欢悬疑惊悚题材的陈果选择了这个故事。但在操刀改编的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细节的修改,让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推进受到不小损害。例如原本相互冷淡甚至敌视的田小麦与秋收,忽然之间就产生了爱情,原作中特别点明了很重要的情感基础,就是这两个孩子当时都失去了母亲,与父亲又处于对抗,陷入相同的处境,因此在一个偶然的交流之后,隔阂化解,反而增强了认同感。但电影中没有刻意点出“单亲”和“反抗父权”这两个重要的特征,于是昨天还相互看不顺眼的两个孩子,忽然就有说有笑成了好朋友,产生朦胧的爱情。转变让人觉得非常突兀,让影片显得脱节。另外,原著一些原本单薄的地方,也没有得到很好改进,导致在观看过程中,经常会感觉人物过于神经质。例如王队长莫名就认定送快递的人是凶手,并在审讯中情绪失控大吼,毫无证据的前提下,这种愤怒完全没有根基,也让王队长这个角色压根没有警察应有的风范,可惜了黄觉这样一个不错的演员。后半部分在解谜的过程中对前面的缺憾有一定的回溯和解释,尤其是对知青过往的解读,让结尾的悲喜交加有合理的根基,不过从整个故事看,还是不够坚实。

看了电影的首映发布会访谈视频,陈果对外界谈了他这次创作的一些顾虑。悬疑惊悚是他擅长的题材,因此选择这个角度切入,加上爱情故事,他认为这样会比较适合大陆的观众,毕竟在这个情感上,人性共通。由于大陆电影对于“鬼”的题材审查,让他很担心,因此在处理上颇为含糊。因此在“魔女区”这个“会要命”的网站,以及“凶手是鬼”的问题上尽力做解释,力图摆脱鬼神的色彩。另外,因为是涉案题材,对于刑侦手法不能做太多细节表现,无法做太多深入描述。这种创作上的顾虑动摇了电影的情感动机和细节品质。但审查的结果是一遍就过了,没有任何修改,这让陈果自己都惊讶,他的谨慎收到了效果,却可能限制了整部电影能达到的高度。早知如此,应该弥补更多的细节,走的更远一些,这样会让整个故事好看许多。不过内地院线对陈果的作品显然并无太大信心,不高的排片让陈果很生气。赚钱与否其实他并不太在乎,但让他焦虑的是大陆的电影环境,让他手足无措。

回到《谋杀似水年华》本身,其实电影还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阮经天和郝蕾是片中表现最好的两个演员,阮经天扮演的秋收,其实和《艋舺》中的蚊子有些相似,单纯,倔强,真诚。阮经天眉宇间的执拗和言语上的木讷,让这个角色的悲剧气质提升了一大截,很好的弥补了原作中的单薄。郝蕾扮演的出租车司机是新增加的人物,与女主角田小麦父亲老田是相知多年的知己,老田牺牲之前已经准备和他结婚。这个人物也是作为田小麦情感上正向发展的动机,让她在后来摆脱单亲阴影,走向正常。

陈果你只管善良(新人陈果的生硬转身)(2)

郝蕾的戏份不多,几次出场却可以说光彩四射,把“爱却不得”的另一重遗憾渗透在故事中,让小麦和秋收后来的转变有了足够的理由。另一个我曾热爱的老影后潘虹,影片开始时也让人期待,毕竟她从前曾经奉献过那么多经典角色,陆文婷、杜十娘,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遗憾的是,或许是原著的塑造太单薄,又或许是潘虹近年演了太多刻薄婆婆类型的角色,影片中的盛太太只是个自私冷漠的恶人,过于脸谱化。原本她是将“文革孽债”这个深层次爱情悲剧演绎出来的最佳人选,可惜在影片中潘虹完全没有发挥。“文革”故事从当年媒婆的口中说出,远没有当事人最后揭开谜底有力度。

陈果你只管善良(新人陈果的生硬转身)(3)

外界对于陈果的这次试水,以批评为主,甚至有“投机”的指责。我倒不以为拍商业片,拍爱情片就是投机,没有规定拍独立电影的导演不能转型商业片,赚钱不是丢人的事情,拍的不用心才丢人。从影片品质看,的确不算陈果应有的水平,他对于电影本身很用力,颇有野心。只是这个作品在情人节上线,实在不合时宜。陈果以往的作品中爱情成分并不少,可没有圆满的结局,遗憾和错过是他一贯的爱情主题。此次的故事在惊悚和伤痛上表现出色,却在最后生硬扭转,让爱情落实,整体上有些尴尬,不适合情人节的气氛,难怪当夜影院里只有我一个单身汉走进影厅。考虑到陈果以往的影片思路以及类型风格,这次描写大陆人情故事的商业片表现平平,也可以算是他进军大陆市场交的学费。毕竟他奉献过那么多好故事,如果潜心研究大陆市场,做好文本改编和表达,我还是很看好他未来的作品。唯独需要担心的,还是在他对于“审查”这个门槛的琢磨,如何把握尺度,应该是他未来最迷惑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不独是他,差不多是中国电影整个行业都困扰多年的顽疾,仅有少数人能凭借自身能力获得大一些的空间。中国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的表面下,根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任何改进,而且目前看还越来越糟。

周五《观熊记》中留言最终获奖的读者分别是@夏日聘婷,有风经过、@春风十五里、@seabisuit、@Paris🎐、@Swaggy查令十字街、@vermouth、@沈雨昕,请各位获奖读者与后台联系,回复“观熊记”即可。感谢关注~

主编|周祚

责编|憨憨 & BIUBIU

飞鸟冰河:有理想,有温度,有水准,关于这个世界上的电影和现实,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凝望。我是飞鸟冰河,祝大家平安。

陈果你只管善良(新人陈果的生硬转身)(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