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和相关数据测算:“4亿国人经常参加运动,还有1亿人在假装健身。”

什么是假装健身呢?

比方说——

虽然办了健身卡,但一次都没去,俗称“脑补”式健身。

或者在健身房和各式器材合个影,再摆拍一张假装撸铁的照片,发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1)朋友圈,集几个赞,最后洗个热水澡。

不少网友反思:

“我好像花钱办了张洗澡卡。”

“我住二楼都宁愿等电梯,当初为什么要办卡?”

“让健身卡躺着睡觉,由此可见,有时候,懒惰真能战胜爱财。”

也有网友痛定思痛,表示:“是时候把压箱底健身卡翻出来了,我要成为那4亿人之一!”

当然,还有人表示,不管是“四亿人”还是“一亿人”都不包括自己:

“我就非常硬气,因为我连假装都不想。”

“躺着不香吗?”

“成天躺着”确实不大好,毕竟运动健身好处多多啊,简而言之,至少有“三健”:

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健心——调节心理状态;

健美——塑造完美形体。

除此以外,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健身达人”,增添生活乐趣。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2)

本刊曾做过一项关于“科学健身观”的网络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假装健身”的迷惑行为,根源在于健身心态不正确

调查问题一

你参加健身是为了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3)

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人运动是为了减肥,把它当成不得已才做的苦差,自然难以愉快地地参加锻炼。

如果只是为了保持“好看”的身材,即追求的是外在的美丽而非内在的健康,当健身在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就容易半途而废。

找寻自己的健康“短板”,通过健身弥补它,并巩固已有的健康,或许才是健身的首要目的。

例如,许多青年上班族身体状况良好,但工作压力大,可将健身的主要目的定为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其次才是强身健体、交朋识友;

老年人大都身体状况欠佳,退休后的老人还需要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健身的主要目的可定为强身健体、调养身心。

专家箴言

不能将健身看成是一时的“快餐”,健身应成为像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去。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4)

道理我都懂,但还是坚持不下去?该怎么办?

以下五招有助于让健身更持久、更愉快:

①了解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明确自己的锻炼动机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

③设置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

④把写下的健身目标放在你每天可以看到的地方。

⑤完成一个目标后,马上奖赏自己。

假如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认真健身了,应该选什么时间呢?

调查问题二

你喜欢的健身时间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5)

调查发现,年轻上班族主要利用闲暇时间锻炼,晨练是大多数老年人的习惯,而双休日、晚上的健身房也很热闹。还有读者反馈:自己善于利用午休的时间坚持锻炼。

虽然最佳运动时间还有争议,但什么时间不适合运动却有统一的认识。应尽量避开这些时段:

后30分钟内

此时血液集中到内脏进行消化工作,剧烈运动会增加内脏和心血管系统负担。

饭前30分钟内

剧烈运动后体内血液主要分布在肌肉系统,此时进食不利于消化,也不利于肌肉的恢复。

睡前

运动会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提高人体的兴奋性,影响睡眠。

至于怎么确定自己的最佳健身时间?

答案是:亲身体验,自有体会。

专家箴言

选好时间,可以让健身更灵活、更主动。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时锻炼,往往能达到最佳效果,尤其对长期坚持锻炼有很大帮助。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6)

好,假设你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认真健身了,并且选好了时间。如果选择了健身房,记得根据上述方法多多坚持,让办好的卡物超所值,如果不想待在健身房,还有哪些运动地点呢?

调查问题三

你喜欢的健身场所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7)

1 公园环境好,在公园健身怎么样?

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阳光充足、绿化良好、景色优美,在这样的环境中健身,容易达到健身健心的境界。

公园场地开阔,大多数健身项目都能在公园中找到一席之地,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项目喜好人群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公园没有建专门的跑道,如果要跑步,要准备专门的跑步鞋,寻找安全平坦的步道,避开人群聚集的景点,防止健身器具伤及其他游客。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8)

2 我想省钱,就在家健身行不行?

在家健身最大的优点是就近、方便。

由于场地所限,在家里的阳台上打拳、做操,相比坐着看电视,对健康可有益多了。

对于长期伏案的人来说,结合日常家务来增加身体活动量,对增进健康也大有好处。

在家里健身的不足之处是项目比较单调,锻炼效果可能不够全面,缺少氛围,长期坚持需要毅力。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9)

3 我就在小区楼下锻炼行不行?

小区一般适宜开展一些简易的健身活动。

社区健身角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当前非常普及,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相关项目运动量较小,不少具有一定的康复锻炼功能。

从健身效果上看,长期坚持锻炼者还是收益颇多。

专家箴言

场地是健身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只要有心投入,运动就在你身边,这也正是“体育生活化”的真谛。

调查问题四

你喜欢的健身方式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10)

“日行一万步”的倡议已经深入人心,散步成为现实生活中最普及的运动项目,慢跑也有很接近的被接受度。其他项目普及度不高,可能与伙伴、费用、场地、技术限制等有关。另外,上述调查没有体现出舞蹈、拳操这两大项在中老年人中的流行程度。

很多人都想知道:

有没有既简单又省时效果又好的健身项目?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11)

答案是:并没有

有人对健身项目进行过排名:最不需要技术的是散步,最全能的是游泳,最累人的是器械练习,最省时的是拳操。

实际上,这种排行并不科学。体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技术的支持,而且需要付出。

就拿被认为“最不需要技术”的散步来说,有益于健康的步行应达到以下要求:

步行速度4.8~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12)6.4公里/小时,锻炼频率每星期最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一天步行量可以累计,但每次步行持续时间最少10分钟。

大部分人的步行锻炼是与日常交通出行相结合的,每次步行的持续时间很短,较难“达标”。

专家箴言

任何一项健身锻炼要取得效果,都需要付出。

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健身(一亿人假装在健身)(13)

2020年就快到啦,你有什么健身计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