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斤拂手瓜苗。”老板很年轻,三十岁这样,手脚麻利的抓菜,看看称,多了,抽出一小抓,再看看,还拿出两根,“5块1”。我递过去六元,他把又旧又烂的九毛零钱连菜放摊边上就去招呼别人了。刚才买了鱼,得配些西红柿和辣椒,本可以就在这个摊买齐的,但是没了心思。走到经常买的那家挑拣,“7块3,给我7块就好了。谢谢!”老板娘常年笑眯眯的,装袋的时候还多捡了个辣椒进来,“丫头放假了吗?她吃不了辣,这辣椒就是去腥味,不辣的。”见缝插针的不忘和我套近乎。明知道她卖的就是比别家贵,怎么就心甘情愿的跑她家来买?

还有一家卖豆腐的,每次买豆腐丝都是上那。不是她家的豆腐丝比别家的好吃,也不是比别家的便宜,是她注意细节。先拿个小篮子套上塑料袋,然后拿夹子把豆腐丝夹进去,再量称。顾客递过来的钱,找补是格外拿个篮子接送,全程没有拿手接触钱。我曾问她怎么不像别人那样,省得那么多的繁琐,她说,豆腐嫩,只能用手轻轻拿,如果转而拿手去接钱找补,自己都嫌,别人岂不是更嫌?

你是我藏在心中年复一年的梦(我这样以小眼睛看大世界)(1)

虽说是小生意,有的人门庭若市,有的人却是门可罗雀。为什么?俗话说的好,人做好了,事自然就水到渠成,无关小生意还是大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