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25日讯(记者 陈盛钟)奔驰的骏马、傲然挺立的红梅、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24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盛大开幕,在莆田工艺美术城展示中心主会场兆丰皮雕生活馆特色展区内,一幅幅精美的皮雕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让人意外的是,这些皮雕作品的原材料竟然源自皮革边角料。

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皮革(莆田变废为宝皮革边角料)(1)

鞋服是莆田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对于鞋服厂家来说,皮革边角料就是废弃物,大部分都会被当作垃圾丢弃,或是进行焚烧处理。如何处理皮革边角料等废料,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

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皮革(莆田变废为宝皮革边角料)(2)

总部位于莆田鞋服城的兆丰皮业(福建)新材料公司是我省首家皮革智造创业创新企业,也是一家集皮革原材料、皮革工艺品、商务礼品、艺术品、文创产品和皮革边角料回收再生利用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一站式供应链科技企业。“对于兆丰皮业来说,皮革边角料不是废料而是一块‘宝’。”兆丰皮业总经理陈志鸿介绍,企业采用新技术对皮革边角料进行加工再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还能创造价值,带来经济效益,可谓是“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皮革(莆田变废为宝皮革边角料)(3)

那么,皮革边角料究竟是如何“变废为宝”的?记者了解到,这一过程并不简单,需要将真皮边角料或原料粉碎成一定尺寸的皮纤维,之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压缩成滤饼,经过挤压、黏合、脱水、成型、晾干、切片、压花等一道道工序,形成各种皮板材。最后,再通过喷绘、3D打印、激发雕刻等手法,制作成美轮美奂的皮雕工艺品。

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皮革(莆田变废为宝皮革边角料)(4)

近年来,兆丰皮业以再生皮革新材料为主材,以“皮文化 设计智造”为核心理念进行艺术创造,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皮革(莆田变废为宝皮革边角料)(5)

陈志鸿出生于仙游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美术教师,从小受到耳濡目染的他对工艺美术情有独钟。2001年,陈志鸿从部队退役后与爱人一起创办了兆丰皮业。目前,兆丰皮业已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皮雕艺术班,培养皮雕艺术创业创新人才。“皮雕艺术是油画、国画等画作的一个创新和变革,希望让高端时尚的皮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陈志鸿说。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