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凌润

10月8日起,上海、重庆两地“解绑”外资旅行社出境游业务,新政策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是否能让苦熬三年的旅游行业迎来新机遇?该政策对济南旅游市场有何影响?

10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明确自即日起至2024年4月8日,在相关省市暂时调整实施《旅行社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其中,同意允许在上海、重庆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外商投资旅行社(沪渝解绑外资旅行社出境游)(1)

“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旅游的业务。”此前,《旅行社条例》第二十三条对外资旅游社出境游业务比较“严格”,“但是国务院决定或者我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今,新政策允许在上海、重庆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引发了旅游业的关注。

那么,国务院同意上海、重庆外资旅行社从事出境游业务,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我觉得它的现实意义大于文件本身,这为下一阶段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做铺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说,该项新政策也是“出境游”逐步放开的一个征兆。

旅游行业人士同时提出,更多外商投资旅行社的进入,未来也将会带来旅游人才的合理流动。“外商投资旅行社要进入中国,就需要招募懂得中国市场的旅游人才,这对国内的旅行社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我们需要更多地重视人才管理。当然,人才是随着市场流动的,可以出去也可以再回来,看市场如何引导。”

“虽然出境游还没有放开,但是这个‘新政’释放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在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掌舵人张明看来,他们期待着“出境游”政策真正松绑,而且他们正在为“出境游”做准备,“我们活下来了,现在还有几十个骨干成员,应该说是‘保存下了火种’。”

“现在应该对旅行社进行精准帮扶,进一步帮旅游业纾困解难。”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张晓国也对放开“出境游”充满期待,并建议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