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方案和措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1)

摘要:大豆栽培的过程中,各个环节

的控制会对大豆的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大豆选种和栽培技术的选择需要遵循适地适种的原则。为了保障大豆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我们需要在种植的过程中多多总结经验,并且积极引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在栽培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水肥的管理,以便于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从而提升大豆产量。一、合理轮作与耕地整理大豆是用地、养地的作物。它作为禾谷类的前茬,能使后茬有不同程度增产效果。第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入土深,能吸收土壤较深层的养分。禾谷类作物玉米是虚根系,入土浅,这两种作物轮作,使土壤中不同层次的养分得以均衡利用,因而增产效果显著。第二,大豆根系上有大量的根瘤,可从空气中回收较多的氮素,部分遗留在土壤中供给后茬作物利用。第三,大豆根茬落叶多,腐烂快,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第四,大豆田杂草少,土壤松,保墒,保苗。第五,大豆与禾谷类作物相同的病虫害少一、整地

合理耕翻、精细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是大豆增产的根本措施之一。

整地时间要求以伏、秋整地最佳,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都要在秋季进行,以防春整地由于动土次数增多,容易跑墒。

二、翻地

大豆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方案和措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2)

对于没有深翻地或深松整地基础的地块,每3年要深翻或浅翻深松一次。黑土层深的地块采用深翻的方式,翻深达到22厘米以上;黑土层浅的地块采用浅翻深松整地方式,翻深18- 20厘米,深松深度30- 35厘米;翻地地表10米内高差不超过15厘米。翻地后要及时耙、耙。达到待播状态。

一、 大豆栽培的条件   

大豆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决定了其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要想保障大豆的高产量就必须对栽培空间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并且确保土壤中含有充分的水量。这也要求在进行大豆栽培时能够充分考虑上述条件,对栽培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另外,对大豆产量会形成直接影响的因素还包括豆种的选择,具体选种操作时要求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并且综合分析豆种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当的豆种,从而保障大豆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大豆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方案和措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3)

(一)豆种选择   

豆种的选择是保证大豆增产的基础环节,对豆种进行确认时要综合考虑到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光照条件等基础信息,同时对以往的种植历史进行综合分析。经过上述条件的筛选之后,会被过滤掉大量的豆种,在此基础上便可在剩余的豆种中选择优质的、产量相对较高、且具备较强抗病虫能力的种子。在豆种得到初步确认之后还需要进行豆种精选的操作,即选取颗粒饱满、无虫蛀的种子进行播种。一般而言,进行种子精选操作时会采取选种机和人工配合的方式。在利用选种机进行初步筛选之后,进行人工二次筛选,以免豆种中掺杂虫蛀问题的种子,避免对大豆的成活率以及产量造成影响,从根本上提升大豆作物的产量。   

(二)播前准备  

1、种植时间:北方黄豆种植主要在春秋两季,在春季清明节前后种植较合适。2、播种育苗:准备好苗床,播种培育发芽出苗,等豆苗长到4-5厘米时移栽。3、移栽种植:选好栽种土壤,提前整地深耕,将黄豆移栽种植到土壤中。4.利用等穴播的栽培方法。

三、田间管理  

大豆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方案和措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4)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工作需要贯穿大豆栽培工作的始终,从最初的秧苗培育到大豆作物的生长阶段以及收获时期均需要适当开展田间管理。例如,在大豆生长阶段,田间出现的杂草会产生大量的养分占用,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大豆因养分不足产生生长受限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对田间的杂草进行全面清理,并且带离种植区域进行集中焚烧处理,以免草种滞留在田间再次形成大面积杂草。

大豆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方案和措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5)

四、病虫害防治。

在大豆逐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病虫害也会影响其生长质量,降低大豆的收获产量,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引起重视。如:当大豆产生霜霉病、褐斑病等疾病期间,影响了大豆的正常生长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防治。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对其治疗。如:对大豆菌核病可以利用豆病绝杀剂对其防治;蚜虫、食心虫等这些虫害,可以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为其治疗。比如:利用辛硫磷乳油实现喷雾,对大豆天蛾进行防治。  

五、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在播种后出苗前公顷用60-75克25%的豆黄隆加50%乙草胺2.5-3升(1.5-2.25升90%的禾耐斯乳油或72%都尔乳油3升),对水400-50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封闭。也可以播后阔叶杂草2-4叶期,公顷用48%苯达松水剂2.5-3升,对水400公斤,进行第一次茎叶喷雾。隔1-2天,当禾本科杂草3-5叶期,公顷用12.5%拿扑净1.5升(或10%禾草克乳油1升或12.5%盖草能乳油0.75-1升或5%精稳杀得0.75-1升),对水400公斤,进行第二次茎叶喷雾。喷雾要做到均匀喷洒全田覆盖,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比较干旱时,使用高剂量;与此相反使用低剂量。遇干旱时,应适当加大对水量,以提高杀草效果。

六、追肥技术

根外追肥和促早熟:在大豆生育后期,如发现脱肥现象,公顷用15公斤尿素加1.5公斤磷酸二氢钾,对水7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7月中旬,发现有徒长倒伏趋势的,公顷用45-75克2,3,5—三碘苯甲酸与酒精充分溶解后,对水525-725公斤进行叶面喷酒,以壮秆矮化植株,防止倒伏。在大豆盛花期至结荚初期,采用增产促熟作用效果显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酒,以增进大豆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其产量。

七、采用机械化收割

大豆机械化收获时,要求割茬高度一般在4—6厘米,要以不漏荚为原则,尽量放低割台。

大豆作物栽培的过程中,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既包含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自然因素,又包含选种、选地和栽培等种植因素。要想实现大豆作物的增产增收,就必须做好选种、选地和种植管理等工作。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栽培经验,为提升大豆作物的产能和效益做出努力,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大豆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方案和措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