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1947年3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至今已过去整整七十年。

9月23日,巴金故居、巴金研究会、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在上海作协共同举办了《寒夜》出版七十周年暨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学者陈子善、李怡、杨联芬等三十余位中外学者出席研讨会。

巴金寒夜深度解析(巴金寒夜出版七十年)(1)

研讨会现场

不同于巴金的《家》、《雾雨电》等前期的作品,巴金在《寒夜》中用笔极为冷静,创作风格由热情倾泻转入深蕴细腻,是他艺术上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

《寒夜》经历了怎样的文本生成过程?

《寒夜》写于一九四五年抗日胜利前夕,完成于胜利之后,一九四七年出版,与小说故事发生时间约略相同。

《寒夜》的情节很简单。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作为巴金一生最为圆熟的作品,《寒夜》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寒夜》时背景如何,这本小说又经历了怎样的文本生成过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使国民经济受到了重创,出版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前五年仅出版长篇小说35部。六年抗战以后,中国的战区局面相对稳定下来,从而1943年到1949年成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复兴期。在这段复兴期中,国统区的作家不断以现代思想深入生活,传递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出版于1947年的《寒夜》正是其中的典型之作。然而,《寒夜》的刊载发行亦有着颇多曲折。

巴金故居的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寒夜》第一次发表在一本画报上,连载了三次后这个杂志停刊了,但幸好巴老继续写下来了。而1947年3月出版这部作品的时候,正好是国共两党关系紧张之时,人心不安定,通货膨胀加剧,买书的人大大减少。《寒夜》第一版的出版,也只获得一篇像样的书评。进入新时代以后,《寒夜》这种风格要么被大家批判,要么被大家忽略。”

周立民承认,此后因时代等诸多原因,《寒夜》经历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然而,经典除了是外部因素的生成之外,作品本身也要有相应的特质,才能超出前辈,形成自己的特点。“《寒夜》里面有很多明确的特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三个人物的关系设定,是一个死局,但也是一个说不完的局。三个人可以都是无辜的,但同时又能感到三个人身上的罪。其次,《寒夜》的开放性和阐释性超过了巴金其他的任何一部作品,它的冲突是内在声音和外部环境的交织。再次,《寒夜》里面没有英雄,因为没有反抗。这部作品写出了现代人的自我困境和挣扎,我们现在面对的很多境遇都是我们无法反抗,甚至无从逃避的。”

“最后,巴金先生对日常生活的叙述贡献是突出的,他善于将日常生活的叙述把握在虚和实之间,不完全掉进现实的境遇里面,又生发出梦魇、幻觉、变态心理等各种叙述手段。这样富于变化性的探索对巴金这一代作家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巴金寒夜深度解析(巴金寒夜出版七十年)(2)

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

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寒夜》是对《家》的反思,家庭问题是中国人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巴金的《寒夜》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上迎接了这一挑战。

《寒夜》当中,汪文宣、曾树生和汪母之间的矛盾是家庭当中的经典问题。两个女人都爱着同一个男人,而且都是被同一个男人深爱。但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又使得男人始终处在矛盾的状态下,他无从摆脱自己的困境。惟有男人处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两个女人表现出和平的状态,但过后照样水火不容。

辽宁师范大学的乔世华认为,“巴金的《家》与《寒夜》,在主题、情节设置、故事情节、命运走向等方面,其实都是相联系的。《家》中主人公的出走是离开家就可以获得新生,否则只能像其他人一样死在家里。但《寒夜》当中,曾树生对于离开小家长久犹豫着,巴金似乎不愿意再去重复先前离开家就可以获得幸福的模式,反而涉及到知识女性的心灵困境等诸多心灵上的思考。在写作《寒夜》时的巴金比写《家》时的更理性、成熟,他对家的文化有了重新的发现。”

相对于《家》,《寒夜》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进步之下的深层原因若何?中国人民大学杨联芬教授表示,“巴金的《家》和《寒夜》,代表了中国新文学关于家族叙事两个阶段的典范。《家》是离家出走反抗家族,而《寒夜》则是出走以后。《家》具有典范性,它对于新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比如它的反封建,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对立等等。而《寒夜》的叙述超越了新旧二元论。巴金在《家》里写的大家庭是中国传统大家族的标准,而他在《寒夜》当中则提供了五四以后夫妻小家庭的情况。《寒夜》已经开始关注家庭问题的复杂性,并非说年轻人反抗家长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反抗之后出走之后会怎么样,巴金通过《寒夜》对《家》进行反思。”

“在传统和现代上,巴金肯定对‘旧’是不满的。在《寒夜》里面,汪母是一个贤妻良母,有很多令人辛酸感动的描写,但巴金不完全赞同汪母。巴金在后来的修改版里,写了一个场景,汪文宣的妻子曾树生走了,汪母问儿子‘她还没有回来吗’?巴金有一句,‘其实她心里暗暗高兴’。可以看得出巴金对于汪母的否定性。但巴金对于‘新’也存在反思,显然曾树生在母亲这个角色上是很不合格的,把儿子交给学校,以为拿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汪母和曾树生的形象,其实是一种象征,不但显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无法兼容,而且象征了文化的断裂。”

“传统和现代,既不能兼容,但必须相处在现实里头,怎么办?当然巴金在《寒夜》没有给出答案。新文化及至之后的革命时期,对于传统和现代,所选择的是激进,以至于最后夫妻可以反目,妻子揭露丈夫,儿女揭露父母。但今天父母对于儿女婚姻的干涉,则又是回到了五四之前。巴金的《寒夜》所引出的思路正是新文化不可避免取代传统的时候,现代文明和传统伦理怎样才能较好的整。我想这是《寒夜》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我们应该通过重读《寒夜》做出更多思考。”

巴金寒夜深度解析(巴金寒夜出版七十年)(3)

巴金 东方IC 图

巴金小说的抗战苏醒

一直以来,对于《寒夜》中汪家悲剧的主要原因,大多从社会黑暗、制度腐败,抑或汪家内部的文化冲突来解释。然而,上海交通大学张中良教授指出,“它更深层的原因是抗日战争。如果不是抗争,汪家不太会跑到重庆去,而三人的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战争环境下家庭经济的拮据引起的。”

从“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战书写是巴金小说或明或暗恒以贯穿的一条线。巴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怀着坦荡和热情关注着革命。“巴金是敏感的作家,具有时代的良心。巴金心中始终有抗战的,他的许多作品从‘九一八事变’之后,都流露出对抗战的热切关心。小说《海的梦》因为‘九一八’爆发,将两个月前刚写了头七页的短篇小说改写为中篇,不再写他所爱的奇异的海上之梦,更要写陆地上残酷的现实。此后,巴金还写了短篇《发的故事》与长篇《火》第一部,反映日本统治下朝鲜人民的被压迫情况以及艰苦的解放斗争,表达对朝鲜人民甚大的同情。《第四病室》更以日记体的形式揭露1944年的紧张局势,写出了抗战背景下中国社会的缩影。”

对抗战的关注背后,其实所蕴含的是对于正在展开着的革命的思考。专研巴金的学者黄长华认为,“从1927年到1942年,用写作来描绘反军阀斗争的场景以及塑造青年革命者的形象,表明了巴金对于革命这个重大问题做了深入持久的思考。他借助于青年革命者的抉择以及他们的结局,思考了革命的意义,青年与革命的关系,也探讨了革命的道路、策略、方式、前途问题。1927年到1942年可以说是巴金的革命时期。”

《寒夜》的家庭纠葛与革命有何关联?黄长华分析:“从五四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中人的内涵是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现代作品中对于人的表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最初重视人及人的自然存在;第二个阶段从社会分化以及阶级层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阶段则是从人的主体存在来塑造个性化的人。巴金的《寒夜》正是在关注人的主体性的层面上,含蓄地将政治进行隐喻,用平静写实的语调刻画了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展现了现代文学直面人生,探索灵魂的意义。”

“对巴金来说,在四十年代,一个活的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是巴金写作的重点。《寒夜》是一部看不见英雄的小人小事作品,也是一个现代小家庭的思想冲突、个性冲突的交响曲。从家的意义上,《寒夜》展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前期一个小职员汪文宣一家的困境,工作不顺生活压力大,家庭内部婆媳矛盾以及亲情的疏离。此外,两个知识分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有着诸多的不顺。它也是另一种类型的生活急流,表面上平静,但深处翻滚着波浪。从女性评价的方面,在巴金的小说当中,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女性、革命女性以及现代女性。《寒夜》中曾树生形象的出现,意味着巴金对于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还有她们的自由意志做了更多思考和表现。巴金一方面写出了现代小家庭里知识分子变化的过程,家庭的成员尽管受到现代教育,有学识,也有对平等自由原则的肯定,但在现代家庭里面,他们缺乏包容,仍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家庭成为亲人间互相伤害的战场。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某种隐喻。如果说《家》主要写的是革命者的活动,以及他们对封建家族的批判,那么《寒夜》则是挖掘出革命中的人性。《寒夜》夫妻二人也曾想凭借知识和力量办学堂,但后来理想被生活折磨之后,只能归于无。我想其中一个隐喻就是,如果知识分子失去了理想,后果就是互相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