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除菌吗(绿豆菌核病识别与治疗)(1)

绿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所有的蔬菜作物和豆类作物,病害主要危害绿豆地上部。多从主茎分枝下部或分枝处侵染发病。

初始病斑水渍状,呈不规则浅褐色或近白色,逐渐环绕茎部并向上下扩展,造成病部皮层软腐、脱落并引起植株枯死,湿度适宜时,病部生出絮状白色菌丝,后期菌丝纠结在病部或髓部形成豆瓣状或鼠粪状的菌核。干燥时病部茎部皮层常纵向撕裂,露出木质部。花染病后引起花腐并逐渐扩展至茎部。叶片被害,呈暗青色,水渍状软腐,条件适宜则出现絮状白色菌丝。

绿豆菌核病防治措施是:避免与寄主作物连作或邻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可用10%盐水漂洗2-3次,也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投入冷水中,杀死种子中混杂的菌核;收获后深翻,使菌核埋入土深10厘米以下;及时清除或焚烧残株以减少菌源。

对于重茬地、重发地块可采用20%甲基立枯磷每667 平方米用0.5千克配20 千克土,耙入土层后播种,防效可达80%以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前期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绿豆封垄前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化学药剂防治:重点抓生态防治,必要时喷洒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加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60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作物栽培专家王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