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药》这篇文章 中,批判了麻木,冷血,幸灾乐祸的看客,他们甚至还要用人血馒头来治疗自己的病,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躲在人群里,躲在舞台后面,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甚至明目张胆的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期盼着别人的失败,等待着看别人的痛苦,仿佛别人的失败就是他的成功,别人的痛苦就是他的幸福,在自媒体极度繁荣的当下已是屡见不鲜。联想到最近的马云,朱之文两人的遭遇,不能不佩服余秀华的真知灼见,未雨绸缪。余秀华的这首短诗《风吹》,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指斥。

余秀华的诗只有风知道(余秀华风吹赏析)(1)

黄昏里,喇叭花都闭合了。星空的蓝皱褶在一起

暗红的心幽深,疼痛,但是醒着。

它敞开过呼唤,以异族语言

我们历来是要讲究格调和品味的,虽然不会是言必称希腊那么高大上,但也是会说国外的月亮圆,外国的空气甜的。所以我们总是贬低自己,一味的对别人的东西膜拜。比方暴发户,也是会在酒柜旁放置一张书柜,堆一堆乱七八糟的书来显得有格调,甚至有外文书,至于他能不能读得出,谁也不知道的。还有很多的半吊子文人和吃瓜群众,也会在家里挂些字画,案头摆上文房四宝。又有谁知道,这些赝品和鬼画符,他们究竟能不能区别得开。在黄昏里,喇叭花知道会闭嘴,星空也要折叠起排场。但是就是有一些暗红的,幽深的,残忍的人,它们虽然痛苦于自己的卑劣,但它们依然清醒知晓它们的使命,就是去摧残,打击,迫害那些有些蔫吧的花儿。但是这些花儿,确实给人们带来过视觉,感觉,触觉上的享受,只是它们的表白有别于常人,用了别人不习惯接受的语言罢了。余秀华真的是火眼金睛,深邃幽远。这是余秀华的拷问。

余秀华的诗只有风知道(余秀华风吹赏析)(2)

风里絮语很多,都是它热爱过的。

它举着慢慢爬上来的蜗牛

给它清晰的路径

这些风言风语,甚至有些恶毒的絮语,也是曾经受人追捧过,热爱过,首肯过的啊,你们怎么突然之间就调转枪口了呢,并且毫不留情的对准了我们啊。余秀华的诗,无论被人接受还是被排斥,这都不是主要的。她如一条蜗牛,彳亍在家乡的田野,自然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确实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想和抱负,但都是来自于她心灵的震撼和愉悦,既无抄袭,更少模仿,绝没有阿谀奉承,故作姿态,这就是她对诗歌创作的清晰的思路。请问当今诗坛还有几人能够做到?我也承认他的立意不是很高,但是非要她如戴望舒迷失在《雨巷》,徐志摩迷离在康桥一样么。这是余秀华的诘问。

余秀华的诗只有风知道(余秀华风吹赏析)(3)

“哦,我们都喜欢这光,虽然转瞬即逝

但你还是你

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在《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交友要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想当初,余秀华功成名就,趋之者若鹜。可是当她被贬落凡尘,一众人作鸟兽状。她与头条的纠葛是因为她要吃饭,她要的不是怜悯。她多次说过,她有什么好怜悯的,都是靠自己吃饭。如今那些与她撇清关系的人,也不见得比她过得好。侠气你肯定不够格,但素心总得有吧。你看那光明,是任何人都向往的,虽然转瞬即逝,不因人的身体的残缺还是完备,日月无私照嘛。余秀华依然生活在她的故乡,犹于花儿离不开土,鱼儿离不开水。她一如既往写她的诗,发泄她的情感或者私欲。她不会记住那些曾经刺向她的长矛和大刀,她依然觉得那些都是让她心动的美,心颤的情,心欢的爱。这是余秀华的雠问。

余秀华的诗只有风知道(余秀华风吹赏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