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评论员 梁煖深圳与河源将重点谋划“深河特别合作区”,对飞地经济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当大家目光聚焦在此,深河特别合作区工作将如何开展是关注的重点,深圳探索飞地经济近十年,好风凭借力,这次,乘势而上的深河合作区有何不同?又需克服哪些“水土不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深圳近期重点工作?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近期重点工作(深圳再下跳棋)

深圳近期重点工作

深圳新闻网评论员 梁煖

深圳与河源将重点谋划“深河特别合作区”,对飞地经济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当大家目光聚焦在此,深河特别合作区工作将如何开展是关注的重点,深圳探索飞地经济近十年,好风凭借力,这次,乘势而上的深河合作区有何不同?又需克服哪些“水土不服”?

上周,深圳市交通局发布《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行动方案(2019-2035年)》公众咨询稿,提出在东部方向,加快建设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铁,同时新增规划深圳至河源高铁,衔接杭州至广州高铁,形成深圳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的东向新通道。几天前,据《河源日报》报道,河源市正式启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此前,深圳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经济运行数据。随之,“深圳失速!”等质疑声音在自媒体间引起热议。有评论指出,跳出深圳看深圳,在经济运行数据出来之前,深圳已为下一步发展谋篇布局。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也强调,要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显然,在双区驱动之下,深圳正通过改变区域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

“‘飞地经济’的形成和成长过程本质上就是增长极的形成和辐射过程。”经历了两市共管到深圳主导,深汕特别合作区已成为一块推动力量明确、产权和收益明晰、运作上具有完全意义的深圳“飞地”。2017年第三季度起,深圳已经将深汕特别合作区的GDP纳入统计中。数据显示,2018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3.13亿元,同比增长4%;产业发展互动、城市功能互补……在“飞出地”与“飞入地”的双赢格局之下,深汕特别合作区具备潜在的经济潜能,也为深圳探索飞地模式的发展形成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据相关报道,深河特别合作区是河源有基础有条件形成对大湾区功能有效补充、在制度创新上走出一条河源特色合作区模式的重大引擎和有效“试验田”,河源将以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谋划“深河特别合作区”规划。顶层设计有了,区域竞争力和区域间关系如何理顺,仍是此类合作区创新管理机制体制的焦点。要继续提升深圳经济的辐射能级,规划引领先行,还需要运行机制、政策支持与协调,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强化,才能最终形成为合作区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