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小阳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开播。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这部《水浒传》是央视最后开拍的,之前《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央视已经成功拍摄并且也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

这一版《水浒传》,历时三年拍摄,在开播之时,就立马成为万人空巷的电视剧。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剧中的片尾曲《好汉歌》也因此成为几乎人人会哼唱的歌曲。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1)

《好汉歌》最初并不是被当作主题曲来用的,它是如何从插曲“转正”的呢?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2)

在《水浒传》创作之初,大家对于这部电视剧的音乐也提出了要求,因为其他三部四大名著,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主题配乐都很成功,因此《水浒传》 的水准绝对不能掉下来。《好汉歌》的作曲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作词是易铭,这两位都曾经创作出无数经典的作品。他们两位一曲一词,就是强强联合,也可以保证作品的水平。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3)

最初是易铭的两首词先出来,一首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也是最初定的《水浒传》的片尾曲。而另外一首《好汉歌》,原本是作为插曲来使用的,要用到梁山泊108位英雄排座次这里。当赵季平看到《天时地利人和》时,觉得这首歌曲大气磅礴,但是如果用到片尾应该还要具有阳刚式的词,于是就看到了另外一首《好汉歌》,想要把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曲来使用。

赵季平在谱曲方面借鉴了山东方言的语音特色,比如这句“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全都有啊”,这句词的音乐几乎就是根据山东方言的特征改编而来的。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4)

当要录音的时候征求易铭的意见,告诉他想要把《好汉歌》用在片尾。易铭则认为这不行,因为片尾是很重要的,用在片尾的话这里的词还略显不足。因为当时的词还是“哥哥说声走,上山找朋友,生死之交一碗酒”,易铭认为如果这样直接用的话显得有点江湖气,所以当时现场改,就把这句改成了“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易铭改成这两句之后,作曲赵季平首先想的是,要看看和音韵是否合辙,最后发现完全符合要求。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5)

这首歌曲后边的一句词“该出手时就出手”,原本并不是这里的。早在1987年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里的主题曲是《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曲的作词正是易铭的妻子雷蕾,最初这里的一句歌词是“金色盾牌,热血铸就,该出手时就出手”。当这首歌曲拿去审核的时候,觉得警察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太合适,于是就改成了“危难之处显身手 ”,这样的改动更加符合警察的形象了。

尽管作词很喜欢这句歌词,可还是没有办法。在修改《好汉歌》之时,易铭就想到了这句歌词,用在这里恰到好处,与梁山好汉的形象相得益彰。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6)

在录音的时候,《好汉歌》也并不刘欢演唱的,可是当原本来录这首歌的歌手把《好汉歌》录完了之后,赵季平并不满意。当时刘欢是来录《水浒传》中的另外一首插曲《公道在人间》,于是赵季平就让刘欢试一下这首歌。刘欢录完了一遍之后,赵季平觉得还不错,但还是不太满意,就问刘欢能不能再加一点戏曲的元素。刘欢当时琢磨了一会儿,再次进去录制,这一次就成了。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7)

录制的时候,录音师听着刘欢在里面唱,手都在抖,因为他听着就感觉这个歌曲很震撼,很符合好汉的气质。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8)

录制完成之后,也告诉刘欢,这歌词可能就是初版的,暂时还没有通过。在一个月之后,央视的元旦晚会给刘欢打电话,要他参加元旦晚会,演唱这首《好汉歌》。刘欢直接就说,剧组都说这歌词还没通过呢,怎么直接去唱呢?节目组的导演说,电视剧我都看到了,是这个歌曲,就这样刘欢在当年的元旦晚会上演唱了《好汉歌》。

好汉歌歌词刘欢演唱(好汉歌幕后故事)(9)

在《水浒传》播出的时候,把这两首歌曲都用作片尾曲,其中《天时地利人和》用在第10集以及第32-43集的片尾,其他的都是用的《好汉歌》。


今|日|互|侃

对这个版本的《水浒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