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和蚌为什么相争(鹬蚌相争争来争去)(1)

浩然爸爸讲成语故事——鹬蚌相争

主 要 内 容

导语: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经常说,要团结。如果我们不团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今天,浩然爸爸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鹬蚌相争”的故事。

鹬和蚌为什么相争(鹬蚌相争争来争去)(2)

成语故事:

标题:你是想让秦国做渔翁吗?

故事简介:

战国时期,有一次,赵国声称要去攻打燕国,燕王就派出一个叫苏代的人,去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苏代见到了赵王,给赵王讲了一个鹬蚌相争的故事。

有一天,有一只大河蚌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了一只鹬,伸出长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鹬的嘴夹住了。谁也不肯相让。

这时有一个渔夫走了过来,毫不费力地把河蚌和鹬都给抓走了。

苏代讲完故事对赵王说:“如果我们两个国家真的打起来了,那岂不是让秦国来做这个渔翁了吗?”

赵王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出处:

《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释义:

成语“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斗,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团结有多么重要了吧?

造句:

1、小明和小刚不肯合作,鹬蚌相争,结果把成功的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

2、小红是想等着对手鹬蚌相争,然后她来坐收渔翁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