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唐诗七言经典 最美唐诗六不共楚王言(1)

夜幕降临,宁王府中一盏盏灯笼亮起,照得如白昼一般。

宴席上,觥光交错,文人雅士饮酒赋诗。

年仅二十岁的王维坐在人群中,默默饮酒,不言不语。他及第之后,就被封为太乐丞,品级不高,却掌管宫廷宴乐。 掌乐之官,任何一个宴席都少不了他,对于这种王孙贵族的夜宴,他早已麻木。

忽然,宴席上多了一个女子的身影,花容月貌,眉间却凝着淡淡丝愁。

她缓缓走到宁王身旁,恭敬地行礼,坐到他身旁,神情依旧冷漠。

这时,宁王沉声问:“你可还记得那个卖烧饼的男子?”

女子默然,眼中一片清冷。

关于这个女子的故事,王维也略有耳闻。

唐诗七言经典 最美唐诗六不共楚王言(2)

宁王府中姬妾如云,皆是绝色,即便如此,宁王还是不满足。一次偶遇,让宁王对烧饼摊主的妻子一见钟情。于是,宁王给了摊主钱财,打发摊主离开长安城。之后,宁王将摊主的妻子带入王府,对她宠爱有加,但她始终淡漠待人。

这桩事在长安城中已经不是秘密。有些人觉得宁王夺人之妻,非君子行为,也有人认为摊主贪自私,为了一点金银将结发妻子抛弃。人们只顾着谴责这两个男子,却忘却了解救那个被困王府的女子。

瞧见女子对宁王如此冷淡, 宴席上的人开始议论纷纷。宁王面色尴尬, 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命人将烧饼摊主带到府中,让两人见一面。

果然, 女子见到了自己的夫君,千万情感涌上心头,泪如珠帘。

美人落泪,让人心中忍不住生出怜惜,此番相逢情景,无人不感到凄凉。

王维并不知道这个女子的名字, 但她的经历,却让他想起了一个人---息夫人。

唐诗七言经典 最美唐诗六不共楚王言(3)

息侯曾经沉迷酒色,荒唐无道,息夫人嫁给息侯后,为了改变他, 可谓煞费苦心。

息夫人,陈国君主的女儿, 后嫁给息国君主。

一个女子让君主变残暴容易, 可是让君主变仁慈却很难。

息夫人耐心辅佐, 日日陪伴在身旁,息侯终于励精图治,在两人共同的努力下, 息国日渐强盛。

她是息国最美的女子,面若桃花, 容貌倾城, 所以被人称为“桃花夫人” 。她从没想过自己的美会成为一种罪,甚至挑起了两国之战。

那年, 息夫人回家探亲, 途经蔡国, 探望自己的姐姐蔡侯夫人,却不料遭到姐夫蔡侯的调戏。

蔡候如此无礼, 息夫人回国后,将受到的委屈告诉了夫君,息侯听了此事后大怒, 与楚文王密谋, 出兵攻打蔡国 俘虏蔡侯。

蔡侯怀恨在心,设计报复。他知楚文王喜好女色,便在楚文王面前赞美息夫人的容貌。

楚文王听后,心中顿时倾慕,想一睹美人芳容。于是,楚文王以巡游为名,来到息国。息侯设宴款待楚文王。宴席上,楚文王见到了息夫人,果真如蔡侯所说的那样美貌。

初见过后,再难忘记。

为了得到息夫人,楚文王设宴招待息侯。不过,这是一场鸿门宴。

酒过三巡后,楚文王乘机俘虏息侯,紧接着,又派兵攻打息国。国破之时,息夫人本想投井自杀,但遭到宫人劝阻。

他们都清楚,楚文王挑起这场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得到息夫人。

倘若息夫人死,那么息侯的性命也保不住,甚至息国百姓也

会遭到屠杀。

为了保全息候,息夫人只能忍辱嫁给楚文王。

息夫人进人楚国三年,没有主动说过话。

她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孩子,楚堵敖和楚成王,可心从来没有在他的身上。

从离开息国, 踏人楚国时,她的心就已经被封锁,她不接受楚文王对自己的柔情,拒绝他的爱意,她变得越来越冷淡,如行户走肉一般。

楚文王问她缘故 息夫人淡淡地同算,“我一个女子 嫁了两个夫君,即使不能死,又有什么话可说?”

在楚国, 她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心中的苦闷能说给谁听?息侯未死, 她被逼嫁给楚文王,遭遇这样屈辱的事情,她本该一死了之,可偏偏她又不能死。

楚文王听了息夫人的话后,没有醒悟到自己的过错,反而认为一切都是蔡侯造成的, 为了讨息夫人的欢心,他派兵灭蔡国。

直到生命尽头,息夫人也没原谅楚文王。 她的一生都在苦闷中度过,不断地拒绝楚文王的爱,心中为息侯留着一方净土。

唐诗七言经典 最美唐诗六不共楚王言(4)

王维看到宁王府的女子,便想到了息夫人。同样的命运,只因容貌出众,就失去了自由,与爱人生生分别。

他心生感叹,提笔写下《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这句是拟息夫人的口吻诉说:不要以为今时今日你对我的宠爱能让我忘记旧日的情,旧日的情难以忘记。

楚文王付出再多,也得不到息夫人的心,只因息夫人心中有一段刻骨的情,有一个难忘的人。这种旧情最是让人无法割舍,哪怕沧海桑田, 也不会轻易改变。

她的心如此坚定, 没有被甜言蜜语迷惑,没有被锦衣玉食收买。在乱世面前, 她如此弱小,甚至提不起一把剑,她唯能做的便是不改初心, 将那段情藏于心中。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有些事情总是越想越伤心, 望着开满枝头的花,没有半分喜悦,反而伤咸落泪和楚文王始终不说一句话。

在楚国皇宫,每个人似乎都带着笑容,只有息夫人,从未笑过。

越是伤感,越是压抑,她的痛苦无处宣泄,只能对着盛开的花流泪。

楚文王灭了息国,让她与夫君此生不能相见,她日日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男子,心中满是悲愤与优恨。

她所有的反抗都改不了现实,只能认命。

然而,她又是那么不甘心!唯一的反抗方式便是沉默,用沉默让他害怕,用冷漠告诉这个男人,她不爱他。

沉默是息夫人最后的抗争方式,她依旧那么温顺、美丽,只是, 她不再说话了,仿佛失去灵魂,过着重复的生活,不言不语。

唐诗七言经典 最美唐诗六不共楚王言(5)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息夫人的经历又在这个女子身上重演。这女子本该与夫君过着平淡的日子,可美好的梦境都被宁王打破。

宁王闯入她的生活,将她困在这个华丽的王府中,给了她续罗绸锻、山珍海味, 却不懂她的心。

或许,宁王真的爱她,只不过,爱的方式出了问题。爱不是枷锁,

不是夺取,爱是给予,爱是放手。

干年前,没有人救下息夫人。如今,王维写下这首诗,只想从宁王的手中救下这个可怜的女子。

宁王看见王维的诗后, 细细思量,终于放了那个女子。一首诗,救下的不只是她, 还有她的夫君,还有宁王。这段感情,如果宁王不放手,那么痛苦的是三个人。卖饼人思念着妻子,妻子难忘旧情, 宁王得不到爱,无休无止。

没有人知道息夫人真正的结局, 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她与息候撞死在城墙下。

相传, 那日楚文王出城打猎, 息夫人趁机出宫, 与息候私会。

两人许久不见, 自然是有说不尽的相思情,她哭诉着:在楚宫,只为保全大王的性命, 如今能见大王一面,心愿已了,死也瞑目。

息侯叹道: “苍天见怜, 你我必有重聚之日,总能等到机会。”

闻言,息夫人心中没有燃起希望,反而更加悲痛。她清楚这不过是息侯安慰她的话,他们之间再无可能。

与其苟活,不如一死,此生再无牵挂。

于是, 她凄然一笑, 转身朝城墙撞去, 息侯来不及阻拦,眼看着妻子死在自己面前。

息侯万念俱灰, 也撞死在城墙下。

楚文王回城, 得知此事, 伤心又自责。 这样的悲剧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一瞬间, 他婚然醒悟, 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命人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桃花山上,后人又在山上建祠堂—桃花夫人庙。

唐诗七言经典 最美唐诗六不共楚王言(6)

不过,这仅仅是一段传说。 历史上,楚文王过世后, 息夫人辅佐太子,招贤纳良,大胆改革,死后葬于桃花庙。

杜牧曾路过桃花庙,并题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唐代另一位诗人胡曾也有咏史诗日: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容华。

往后的千百年,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桃花庙留下诗句。

她用沉默,抗争着强权,同时,也警醒后世,莫要贪图一时富贵,忘记昔日的贫贱之交。女人对待爱情永远是那么认真,只要爱上一个人,便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或许,宁王就是为了不想让息候与息夫人悲剧重演,才放了那对夫妻。

他的爱没有错,每个人都拥有爱的权利,只是他爱的方式错了。

好在他没有错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的放手,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