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肿瘤标志物,可能是肿瘤患者们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映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映肿瘤病情变化”的感觉。

在日常问诊中,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诊也是最为常见的,通常都是这样:

“医生,肿瘤标志物从2.5上升到3.2了!是不是有点耐药的迹象呀?”

“医生,这个月癌胚抗原超出正常值了,是不是进展了?”

……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1)

一、肿瘤标志物到底是啥?

简单的说,就是人体产生的各类蛋白、糖类、酶类、激素类物质。

例如前段时间学术圈子内沸沸扬扬的“滴血测癌”,本质上就是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所选取的检测目标是一种蛋白——热休克蛋白90α。

肿瘤标志物通过抽血进行检测,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类肿瘤标志物可谓五花八门,有些仅与一种癌症相关,另一些可能会涉及多种癌症。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2)

而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我们详细来看看:

1、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

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实在是太常用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

大约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可出现CEA升高。

但是,也有不少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的CEA,比如:支气管、唾液腺、小肠、胆管、胰管、尿道、前列腺等。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3)

因此,CE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或者肿瘤耐药,因为: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4)

2、最牛逼的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

CEA排在第一位,毫无争议。AFP为何排在第二位呢?

因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唯一一个可以仅仅根据典型的病史、AFP升高达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确诊的肿瘤。其他所有肿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可以认定为是癌症——AFP都被国内外专家及各大诊治指南认可,参与癌症的诊断,这牛逼不得不服。

AFP升高,不仅仅见于肝癌。性腺来源的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胚胎细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可能出现AFP的升高。此外,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胃肝样腺癌,也会出现AFP升高。

AFP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明显增高。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肝炎、酒精滥用的患者,AFP也会高。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5)

3、消化道肿瘤组合拳:CA242、CA19-9、CA72-4

综上所述,虽然CA72-4倾向于胃癌,CA19-9倾向于胰腺癌,但上述指标都不特异;因此,消化道肿瘤随访过程中,我们常规会开出CEA、CA72-4、CA242、CA19-9,这四个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6)

4、三种肺癌,三大肿标:Cyfra21-1、SCC、NSE

因此,肺鳞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而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而小细胞肺癌,通过NSE显著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7)

5、女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CA125、CA15-3

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患者,我们常规筛查CEA CA125 CA15-3;对于卵巢肿瘤的病人,由于卵巢肿瘤的类型非常多,第一次普查的时候可能会查的尽可能全面,一般推荐CEA CA125 AFP β-HCG等。

二、肿瘤标志物怎么辅助抗癌?

虽然肿瘤标志物存在种种影响因素,但肿瘤标志物无疑是所有癌症相关检测中最为便捷的一种。好好利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判断治疗的情况,对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整体把握整个治疗流程的意义重大。

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的运用分为确诊癌症前与确诊癌症后。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8)

1、确诊前,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常规防癌体检

虽然肿瘤标志物不是确诊肿瘤的确切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反对将其纳入防癌体检中:部分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癌症特异性,如AFP(甲胚蛋白)之于肝癌,可通过影像、肝病病史以及AFP异常升高直接确诊肝癌。此外,异常升高的肿瘤标志物确实存在罹患肿瘤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所有防癌体检都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如果你是个二十六七的年轻人,生活习惯良好,且没有相关癌症家族遗传史。在防癌体检中抽走六、七管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某项指标由于感染、炎症等原因超出正常值大为紧张,进行一系列额外的全身检查。这样的结果不是医生希望看见的。

对防癌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我们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9)

2、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对于病情的变化的评估

这个主题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可能也是大多数患友的疑虑所在。

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每位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医生或是患者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有的患者可能肿瘤标志物全都正常,有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可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

因此,确定自身肿瘤标志物的情况,是通过“肿标”来判断病情变化的基础。

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必须具备“特异性”与“敏感性”两个特点:

确定已经发现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后,患者或医生就能通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病情的大概变化了。这一点对于及时指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10)

值得注意的是:

肿瘤标志物仅仅是一种抗癌的辅助诊断手段,绝不能代替目前诊断或随访病情的金标准——影像检查(包括CT、核磁、PET-CT等等),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纯以肿瘤标志物作为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的唯一证据。

建议患者在治疗开始后1-3年内,应每3个月检测1次肿瘤标志物;3-5年内每半年1次;5年以后每年1次。随访中若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超过25%),应在1个月内复测1次,如果仍然升高,则提示可能复发或存在转移。NSE和ProGRP对SCLC的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超过50%的患者复发时NSE和ProGRP水平升高(定义:连续2次NSE和ProGRP升高水平较前次测定增加>10%,或1次测定较之前增加>50%);对于NSCLC患者,术后CEA水平仍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应密切随访。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否就能预防癌症(肿瘤标志物让癌症复查)(11)

三、肿瘤标志物抗癌进阶篇

肿瘤标志物单次检查的结果需仔细解读,但无需过分担心,影响肿瘤标志物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种。

判断病情的变化趋势,应该选择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进行参考,肿瘤标志物单次小幅度的变化不具备参考价值。

部分患者在肿瘤细胞大面积死亡时,会出现肿瘤标志物暂时性增高,不要因为短时间的变化就乱了阵脚盲目更改治疗措施,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进行判断。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病情的随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请教医生时,不妨请教清楚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