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与剩余价值,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剩余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本人观察从古至今人类的经济活动,认为这个论述是不科学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剩余价值的本质及理论意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剩余价值的本质及理论意义(关于剩余价值论述的吾之见解)

剩余价值的本质及理论意义

关于劳动与剩余价值,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剩余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本人观察从古至今人类的经济活动,认为这个论述是不科学的。

首先剩余价值自人类有了商品和商品贸易以来就是存在的,商品贸易赚的钱就是来自剩余价值。古代社会,没有商品贸易的剩余价值就没有中国到欧洲絲绸之路。因此剩余价值不是只在资本家的工厂里才有,或者现代工厂才有。

商品的价值(标价)应该包括剩余价值,那些不包括剩余价值的产品是无法作为稳定的商品在人类社会之间交易的,即被淘汰掉。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这是由人类的经济行为决定的。

商品的剩余价值是由人们的需求来支付的。只要人们需求的产品才有剩余价值。人们不需求的(即卖不出去)的产品是没有剩余价值的,而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劳动。同时,产品剩余价值的幅度取缺于人们需求该商品的需要程度,对该商品的好坏评价,性能追求,以及该商品的稀缺程度等方面因素决定。那些需求程度高,性能优越,稀缺程度高的产品剩余价值幅度就高。纵观人类全部的商品的经济行为可以看到,产品的剩余价值是有还是无,剩余价值的幅度是高还是低,都与劳动没有关联。这就说明,产品的剩余价值不是劳动创造的。

在此先说说创造与产生两个词义的区别:产生的词义是指一件事件的过程,比如说,经过选举,产生了村委会。而创造的词义,主要是指事情的源泉。

劳动产生了产品,但不能说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道理是上面说到的产品的剩余价值的有无及多少与劳动没有关联。那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是生产技术!

在古代,是中国的絲绸生产技术生产的絲绸满足欧洲上层社会人士的需求,那怕再贵,也愿意购买。因此,中国的絲绸经过千里条条的运输也能赚钱。在马克思那个年代,欧洲大规模采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工作坊,是机器的生产技术使资本家获得大量的剩余价值。今天,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流水线作业,合理的社会分工及生产组合是产品的立足之道。总之,剩余价值的有无及大小与生产技术息息相关。所以生产技术是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顺便说一句,生产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劳动是什么,劳动是将剩余价值由源泉变成现实的过程。

劳动是伟大的,人类的财富是由劳动将财富的源泉变为实用。这里财富的源泉除生产技术外,还应有自然资源(这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