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梁晓声的书,因为他的作品大多关注平凡的小人物。喜欢他质朴、知性的文字,喜欢读他笔下底层百姓的梦想和现实、追求和幻灭、充实与无奈。

当我拿到梁晓声的《毕业生》,腰封上的一句话——“既然无法选择出身,那就用努力改变命运”——就让我忍不住血往上涌,我赶紧翻开书拜读了起来。

毕业了也是新的开始(毕业了青春散场)(1)

《毕业生》 作者:梁晓声

01

这本书讲述了四个80年代来自平凡家庭的(大)学生的故事。

故事一

像播放电影胶片一般,小涛从出生开始到初中毕业经历的一幕幕幽默、有趣、或令人唏嘘、感动的场景在我们眼前展现和消散......

故事二

出身寒门的清华学子忍辱给优越感十足的富家小姐做家教。因为路途遥远又遇到沙尘暴而迟到,却被告知小姐已然出门,不知归期......

故事三

家境贫困的婉家里受到洪灾洗劫没钱上大学,在家乡人的支持下学习数年,却发现自己学的“文秘”专业没有未来,她彷徨在坚守与离开之间......

故事四

一对默默地互相欣赏的大学生,没有谈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只有在捅破窗户纸后甜蜜的15天,然后在毕业之日各奔东西......

梁晓声的文笔时而天真、幽默,好像是小朋友给你讲的可爱话语;时而温柔、甜美,仿佛是恋人在你的耳畔呢喃;时而也激昂、慷慨,让人内心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力量。

毕业了也是新的开始(毕业了青春散场)(2)

《毕业生》 作者:梁晓声

02

《毕业生》的封面上是一个女生仰着头看着宣传栏,后面一个男生保持了一点距离,低着头,双手插兜。宣传栏的顶部是《论语》中的一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项,都是自我修养的方法。我想,用这一句话来形容很多80年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再贴切不过了。

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百业初兴。

从很多文学作品和电视里看到,那时的一切都充满了朝气和希望。正值青春的大学生们更是思想活跃,心怀大志,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参与意识。他们都是当时中国的精英。

特别是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寒门学子,想要用知识改变命运。就像《毕业生》里质朴的清华学子和婉,像海绵一样拼命地吸收知识和技能,同时用努力维持着自己的自尊。

而那时的爱情单纯、含蓄,更看重彼此内在的品质。与现在开放的风气相比,那时更多的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像书中姚枫这样勇敢大胆追爱的女生恐怕只是少之又少,也让她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更加深刻。

毕业了也是新的开始(毕业了青春散场)(3)

图源网络

03

《毕业生》这本小说中的四个故事写了很多次选择:

小涛父母给他选择读“高级”幼儿园,又选择放弃;

学子迟到后选择在富家小姐门后默默地等待,看是否还有机会碰到小姐回来;

婉最后选择中止文秘专业的学习,和赵薇南下打工;

姚枫选择大胆示爱,让宋雨和自己共处15天,又选择在毕业之日分开,各奔前程,“夯实人生的第一层基础”......

不管你生来富贵还是贫穷,也不论你是一帆风顺还是充满坎坷,每一种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每一种命运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不要问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问问你是否为此认真”。

毕业了也是新的开始(毕业了青春散场)(4)

《毕业生》 作者:梁晓声

04

毕业了,青春散场,但“终点也是新起点,往前一步就是进步”。毕业生们各自背负着梦想、踏上人生的下一个起点,下一段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