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一句名言:“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时间,是从停止学习开始的。”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没机会受教育的人已经见不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盲已经没有了,所以新时代的文盲的定义已经变成: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停止学习的人。

新时代文盲的三大标准(新时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1)

停止学习的年轻人

在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平庸的,真正特别成功的人,都是社会上少部分的精英人士,这些精英和普通人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精英都在持续不停地学习。

我们国内这么多公司,其中最伟大的一家就是任正非创建的华为,任正非在接受专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英文不好,将来做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所以任正非在58岁的时候,号召全体高管学习英语,自己还带头学英语。

新时代文盲的三大标准(新时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2)

任正非学英语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别说58岁了,绝大多数人大学一毕业就很少再看书、基本上不愿意再学习新知识了。有一个调查研究表明:知识的陈旧率是很高的,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在毕业5年后,有用的仅剩20%。很多人都没有活明白,学习其实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永无止境的。

很多人都羡慕华为的成功,崇拜任正非的伟大,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任正非的成功跟自己每天坚持学习密不可分。任总始终没有间断过阅读,出差时必带的物品就是书籍,一个礼拜要读一两本书,每天都翻阅杂志。任正非经常给华为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任何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你就很难成长。

巴菲特是人人都羡慕的超级富豪,2000年,巴菲特在给哥伦比亚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有人请教怎么能变得跟他一样成功,他给出的答案特别简单,那就是持续学习。“每天读这样的书500页。书里都是知识,而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就像复利一样。你们所有的人都能做这件事,但是我敢说没有多少人会做这件事。”

新时代文盲的三大标准(新时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3)

巴菲特每天大量阅读

孙正义在23岁的时候,得了肝病,整整住了两年的医院。在两年当中,他阅读了四千本书籍,平均一天阅读五本书籍。也正是这么大的阅读量,决定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读了这么多书,才找到了自己今生要发展的方向,取得了现在的成功。

小编总结:普通人的特点是固步自封,拒绝新事物,每天在玩乐、游戏、短视频中虚度自己的人生,而成功人士喜欢拥抱变化,接受新事情,学习新知识,这样的人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