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宫廷有那些宫廷秘闻,更是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以前活下来的太监在晚年爆出来的清代敬事房的那些秘闻吧。

朱玉林

雍正时期承乾宫(清代敬事房那些宫廷秘闻)(1)

作为皇帝的后宫,我们都知道有很多嫔妃,清代设立敬事房,负责皇帝召幸妃嫔亊务,背后有多少秘密?一直都备受网友关注。

清朝皇帝后宫有很多妃子,她们颜值高,青春年少,住在内宫,等着为皇帝生儿育女。

后来,清朝借鉴明代宫廷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对这方面进行了改进,使清代后宫私生活管理达到了相当严格和制度化的程度。

雍正时期承乾宫(清代敬事房那些宫廷秘闻)(2)

史书记载:明代发生过宫女刺杀嘉靖皇帝的重大事件。

说的是嘉靖帝执政时,由于后宫对宫女们非常苛刻,有一天,宫女们密谋,一起行动,想寻找机会,刺杀嘉靖皇帝。

这些宫女贿赂了半夜守门公公,她们假装侍奉皇上进了宫。

等到皇帝熟睡,参加行动的十多名宫女,一起拿上作案工具就是宫内的黄绫,去绑住嘉靖皇帝的脖子,意图杀害他。

但是,由于事关重大,她们十分心虚,笨手笨脚地没有拧紧这个黄绫。

雍正时期承乾宫(清代敬事房那些宫廷秘闻)(3)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受惊吓的嘉靖皇帝一喊,进来了护卫,抓住了这些宫女并当场杀头。

所以,清朝作出加强后宫管理的制度规定,以避免明朝嘉靖皇帝险些被宫女刺杀悲剧的重演。

当时有个机构叫敬事房,它是清朝管理皇帝寝宫事务的,最高负责人叫敬事房太监,任务是整理、安排和记录妃子侍寝皇上事宜。

其次,规定晚上皇帝一个人睡。历代留妃子或宫女陪皇帝睡觉是流传下来的习俗。清朝改了这一习俗,规定连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也不行。

这是为皇帝的安全考虑的。以前的朝代,妃子侍寝皇上,尽量要取得皇帝开心,又是跳舞又是喝酒,可以说是风情万种,你说那个男人谁受得了这个。

为防止妃子中出现刺客,清代皇帝高度戒备,妃子必须脱光衣服,裹着被子抬到皇帝寝所。

那时候,清代皇帝召幸妃嫔,要在门前倒悬红灯笼,到了行宫也是这个样子。妃嫔们入宫的时候,头上梳着长辫子,一旦被召幸并获得名号,就要把头发盘上去,成为另一个样子。

没有那么多前奏,久而久之,皇帝在这方面就没兴趣了。

雍正时期承乾宫(清代敬事房那些宫廷秘闻)(4)

皇帝和皇后、贵妃发生关系时,敬事房的太监就忙起来了,他们必须详细记录年、月、日,作为受孕的证据。

贵妃不同于皇后,皇帝宠幸的妃子都各有一张绿卡,也就是末尾染绿的名牌。

皇帝吃晚餐的时候,皇帝是否宠幸妃子的手,由太监请示。太监端上放有几十个或者几十个名牌的大银盘里,连同正餐一起带给皇帝。

皇帝吃完饭,太监会跪在皇帝面前,等待指示。如果皇上看中哪位妃嫔,便会伸手将她的绿头签翻过来。如果皇上无意寻妾过夜,就转出话来,说“退下”。

雍正时期承乾宫(清代敬事房那些宫廷秘闻)(5)

这个时候,敬事房的太监在皇帝的寝宫外等候,一直要等到皇帝后宫临幸的结束。

负责的总管太监责任重大,每次皇帝临幸后,跪在外面而请命。皇帝临幸时间如果到了,太监小声问皇帝一句“留不留?”

如果皇帝说“不留”,这时,总管就将去被临幸的妃子的住的地方,用特殊手法处理掉。

皇帝如果说“留”,总管太监则马上执笔记下来:在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以此作为受孕证明,录入档,以备查考。

封建社会母以子贵,没有一个嫔妃不想在幸后受孕。但她们却无法把握自己,而只能被动地侍寝“承欢”,成了皇帝身边的工具。皇帝的一句话,决定受孕不受孕。

清朝还详细规定皇帝的临幸时间,临幸一般是30分钟。时间到了,太监就喊“时间到了”。

这么折磨人,太监一喊就对皇帝没了兴趣,只好作罢,放了妃子。前奏没有那么多,久而久之,皇帝觉得没兴趣了。

雍正时期承乾宫(清代敬事房那些宫廷秘闻)(6)

如果皇帝没有回音,他会再喊。如果这样重复三次,他必须把妾室带回去。

对于后宫这些管理制度,清朝世宗皇帝雍正认为,这个和皇位继承问题有很大关系,对皇帝的纵欲也有一些限制。

对于这段秘史,您有什么看法,请关注并在留言区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