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殖的基础知识 鲈鱼养殖技术之鲈鱼苗培育(1)

鱼苗培育方式

鲈鱼的鱼苗培育可在池塘中进行,也可在水泥池、玻璃钢水槽、帆布水槽或在网箱中进行。

1、用作培育鲈鱼苗的水泥池的规格没有严格的规定,小的一般为5~30立方米,水深0.7~1.3米;而大型池一般50~200立方米,水深1.5~2米。池形多样,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从培育效果看,小型池比大型池更便于控制和操作管理,育苗的成活率较高,但操作比较麻烦;大型池对于企业化大规模生产更适宜,可获得较高的总产量,但控制和管理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当有疾病流行的时候。作为池的形状,以圆形和八角形的较好。我国生产性育苗多在水泥池中进行。

2、若在池塘中培育时,以池塘面积600~13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为好,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

3、而以网箱培育时,网箱的规格以2米×2米×3米或3米×3米×3米为宜,即面积4~9平方米、深度3米的有盖网箱。网片为无结网片,双层,网目0.6~1厘米。网箱可设置在海区或淡水湖泊、水库等水体中,为浮动式网箱。

池塘投苗前准备

池塘育苗中为了提高鲈鱼苗的成活率、方便驯化投喂,鲈鱼苗最好经过中间培育的阶段,以淘汰体弱的病苗,育成大小均匀、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所以,在池塘进水前可先在池塘的一边以14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和竹木杆围成2—3个100平方米到1亩左右的小池塘,以方便投苗后的中间培育阶段的驯化、过筛分级培育等操作。

池塘苗种投放

进好1米深左右的0.3—0.5%盐度的咸淡水、鲈鱼苗在苗期容易出现死亡,所以放苗前池塘的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放苗前1周时间池塘要进行肥水补菌,优质的水环境是保证鱼苗成活的重要因素,使用“五碳肥水膏 藻菌丰肽”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水环境,而且还能够为饵料鱼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放苗前3天,使用“蔚渔超浓有机酸”调水解毒;放苗前1天使用“高碘 霉菌净”消毒,减少池塘有害菌的滋生,放苗前1-2小时全池泼洒“蔚渔超强免疫宝 蔚渔VC泡腾片”,增加鱼苗抗应激能力,提高鱼苗活力;建议放苗第二天使用一次“蔚渔超强免疫宝 蔚渔VC泡腾片”提高鱼苗成活率,2-3小时后使用“高碘”进行消毒。

投苗时水温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最好是晴天上午或者中午时投放。一般投放的鱼苗规格都是体长2—3厘米左右,以最近几年的鲈鱼苗成活率来说,投放密度为每亩15000—20000尾比较合适,这样可保证在收获时每亩可以出鱼4000—6000尾左右。

鲈鱼养殖的基础知识 鲈鱼养殖技术之鲈鱼苗培育(2)

加州鲈苗期的习性,加州鲈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界中食性广泛,消化力强。通常以吃新鲜的含高蛋白质的小动物为主,在自然界中,它的食谱有: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杂鱼、虾、螺、蚌等。在人工饲养情况下,可以逐渐驯化,根据不同阶段选择投喂适合的饵料。加州鲈摄食主要是依靠听觉和视觉器官。经过驯化的加州鲈苗,接到“开食”信号后(投喂前一般采用敲打金属器物或搅动水面)立即聚成一团来到食台等待吃料;看到岸边的人影,也会追随。加州鲈摄食凶猛,发现食物后便立即张开大嘴迅速吞食,并迅速游离食台。加州鲈一般饱食投喂(鱼群吃饱离开食台),等待食物消化排空后再进行摄食。

投饵驯化

加州鲈鱼有摄食活性饵料的习性,在由投喂活饵转变成投喂死饵、由肉食转化为混合饵料的过程中都要经过驯化。驯食时可在每次投喂前给以某种特定的声音信号,然后投放饵料,让饵料入水时有一种游动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引诱其集中抢食。一般大规格鱼种放养后需停食1天~2天,第三天开始驯食。因停食后鱼群比较饥饿,容易来抢食。这样经过1周左右的驯食,大部分鱼就能前来抢食。从而完成了训食过程 。

鲈鱼的驯化对于时间的把控很重要,在鲈鱼人工驯化中养成能够摄食人工饲料的习性是关键,如果驯食过早鲈鱼的摄食量小,而且体型过小驯食容易引起初期不能适应人工饲料而导致自相残杀;驯食过晚容易引起鲈鱼苗的食性固定,养成习惯后难以驯化,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驯化是驯食成功的关键。一般在水花孵化到15-20天左右,正好池塘天然饵料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鱼体长度达到2cm左右,这个时候正好有利于加州鲈鱼苗的驯化。

开始时以鲜鱼糜或者水蛛为饵,在固定的地点将鱼糜或水蛛均匀地投撒到池塘中,每天早晚两次驯练鱼苗集中抢食,最好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0%左右,以观察到鱼苗大致都能食到和食饱为好。具体标准是鱼苗抢食强度减弱后则停止投喂,以免暴食而引起肠胃疾病。几天后可拌喂鱼苗开口料(具体要看鱼苗的大小,一般鱼苗长到3公分左右即可拌喂开口料),并慢慢减少投喂鱼糜,到最后纯喂人工饵料。

驯食收投喂鱼糜和饲料的比例建议

鲈鱼养殖的基础知识 鲈鱼养殖技术之鲈鱼苗培育(3)

过筛分级

大约15—20天左右(具体要看天气、水温、鱼的摄食生长)、鱼苗大多已长至5厘米左右时,应及时过筛分池培育,以减少大鱼苗吞食小鱼苗、小鱼苗抢食不到而出现大小差异明显的现象。分池培育后,大小鱼苗投喂不同规格的料,尽量让小鱼苗吃饱、吃好,让小鱼苗能尽量赶上大鱼苗。待鱼苗大多数生长到10厘米上、已经驯化到习惯集中抢食后,可拆去围网,放入大塘养殖。

配套杂鱼的投放

由于鲈鱼养殖密度大、投饵多,而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所以鲈鱼塘应要配套养殖些鲫鱼、黄颡鱼等底层鱼类,以最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鲫鱼为斗门地区鲈鱼塘配套杂鱼的首选,每亩可以投放20尾/斤以上规格的鲫鱼100—200尾(尽量投放大规格的鱼苗,以防被鲈鱼吞食),而花鲢则可每亩投放20—30尾,以调控水质。

混养黄颡鱼养殖技术:4月—5月,选择体质健康、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已经驯化成功、60~100 尾/kg 的加州鲈鱼苗和黄颡鱼苗,每亩放养加州鲈鱼苗2500 尾,7~10 d 后再每亩放养黄颡鱼苗1500 尾,每亩搭配放养白鲢50尾、花鲢30尾。于晴好天气,在池塘边上安装水泵,沿池塘边冲水形成平稳的水流,在水泵前方放鱼苗,鱼苗会随水流迅速散开,平稳的水流可冲刷干净鱼苗身体和鳃丝上的粘液,有助于提高鱼苗放养的成活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鱼苗起捕、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难免有磕碰引起的伤口,因此,鱼苗放养完成后,要及时用戊二醛和硫醚沙星消毒2~3 次,以预防水霉病的暴发。

拉网及运输

拉网过程中容易造成苗种受损,出现死亡,故在拉网前1天不要投料,全池使用“底速爽”,避免底泥翻动造成的水质不稳定,减少水质变化对存塘鱼造成的二次应激,拉网当天全池泼洒“蔚渔超强免疫宝 蔚渔VC泡腾片”,减少拉网对苗种的应激;第二天上午使用“蔚渔超浓有机酸”解毒调水,两个小时以后使用“高碘 霉菌净”消毒,避免拉网过后存糖鱼的细菌感染,5天以后在使用一次,以稳固伤口愈合。

苗种运输一般以尼龙袋充氧为好。长途运输,要有备用尼龙袋、充氧瓶及水桶等,以便中途更换。成鱼运输采用帆布桶和大型厚尼龙袋。帆布桶运输主要用于短途,一般高和直径为90厘米左右,或高、长和宽90厘米左右的圆桶或方桶,每桶可装水400-500千克,装成鱼50-75千克。帆布桶内最好有衬网,以防擦伤鱼体和便于出鱼。

日常管理

在鱼苗培育阶段,由于采用的网目较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网目上会附着许多生物,使网目堵塞,影响网箱与外面界水交换,使网箱内的溶氧降低,造成箱内的鱼苗因缺氧而死亡。所以,应及时检查网箱的堵塞情况,做到勤洗网箱,一般每隔3天~7天洗网箱一次。

鱼苗经过一段时间(2周左右)的培育后,应根据鱼苗的大小进行分级饲养,把规格较大的鱼苗移至另外的网箱进行养殖,留规格小的在原来的网箱继续培育。

每天应定时观测水温、溶氧、比重、水中浮游生物等环境因子以及苗种的摄食、病害与集群等情况。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培育,大部分的鱼苗可达到6厘米~8厘米。

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病虫害

加州鲈鱼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病毒性疾病(弹状病毒等)、细菌性疾病(肠炎、白皮等)和寄生虫疾病(车轮虫、指环虫等)。

1.弹状病毒病:发病水温一般为18–25℃,主要感染加州鲈幼鱼(2-6cm);病鱼的典型临床症状为昏睡、螺旋式或不规则的游泳、腹部肿胀,有的病鱼可见身体消瘦甚至出现弯曲;解剖发现鳃发白,肝脏肿大并可伴有出血点。

2.细菌性肠炎: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整个腹部至下颌部位暗红色,重症病鱼轻压腹部可见从肛门流出的淡黄色腹水。主要原因是投喂的饲料变质或不洁引起,所以成急性发病,危害较大。

3.细菌性白皮:早春时流行,发病水温20℃左右,主要感染加州鲈幼鱼(2-10cm),传染性强,发病死亡率高。

4.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鱼鳃,虫体大量繁殖时对鱼苗和鱼种危害很大,若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大批死亡。

5.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鱼鳃,亦可寄生在体表,取鱼鳃或体表粘液镜检,可见大量寄生虫;影响呼吸,还可造成寄生部位损伤引起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