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很多小伙伴对销售存在严重误解,一提到做销售,他们就出于本能的排斥。因为大家对销售的印象源自推销员、房产销售、汽车销售、以及各种商场门店的销售。对销售的刻板印象是,口才好,能说会道,性格外向,尔虞我诈,全是套路。

还有一种刻板印象是销售要应酬,需要陪客户喝酒吃饭,甚至还要潜规则客户

就算是很多在做销售的小伙伴,也觉得销售都是要不停地去找sales leads,不停的把产品推销给客户,否则不能叫销售。这些观察角度仅限于自己所在的行业,也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首先,我们永远不能单纯从岗位名称来判断一个职位到底是做什么,因为公司岗位名称这个东西并不像公务员系统一样有统一标准,在公务员系统里,警察就是警察,法官就是法官,检察员就是检察员,而社会上的公司,每个公司想怎么叫都随意,某个公司的A岗位,在别的公司可能叫B岗位,所以名字这东西不可靠,一定得看工作内容,人们为了往往偷懒而使用最直接但是并不完全准确的词汇,习惯之后将错就错,这会给行业之外的人带来误解,我们一定不要被一个事物的名字而限制我们的思考,而要去思考词汇背后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譬如,金融机构的理财顾问、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顾问,保险公司的保险顾问,虽然冠以“顾问”二字,而其实是销售。

猎头公司的猎头,虽然叫“猎头”,实际本质上也是销售,企业端的资源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也需要猎头自己打cold call去开发,人才端就更加需要自己去开发了。

淘宝的客服,你以为真的是和10086一样的只是回答你的问题和帮你处理投诉的客服吗?实际也是销售,你有没有发现,只要你咨询了客服,客服一定会各种诱惑你下单,因为客服是唯一和客户直接交流的窗口,商家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个销售的机会呢?你信不信,淘宝上买东西你也是可以和客服讨价还价,我每次买大件的东西都会还价,屡试不爽。

贴一张图,是淘宝客服的岗位描述,妥妥就是销售啊,想不到客服的工资竟然这么高。

不用销售的高薪工作(哪种销售不需要推销产品也能年薪50万)(1)

我举这些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名字只是一个幌子,得要看工作内容。

我们说回销售,其实在每个行业,销售的工作内容并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个行业的销售都需要推销和应酬。

以工厂为例,其实工厂本质上并不需要销售,因为只要有几个客户牢牢维系住就行了,如果真要开发新客户,也是老板自己出面搞定,轮不到下面的销售员。但很多工厂偏偏就有销售,譬如台资代工厂喜欢叫业务员或者产销专员。不用去卖货为啥也需要销售员呢?因为总得要有个人和客户对接,和客户确认设计要求,确认订单,把货顺利交出去,还得要有人去找客户催款吧,于是这个和客户对接的岗位自然而然就叫销售了。但有的公司就叫项目管理,名字听起来要好听一些,但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一个对外沟通的窗口。

再以消费品为例,我们在超市去买生活用品,如饮料、食品、洗发水,沐浴露,去商场买电视机、空调、冰箱、手机,这些购买都是我们自发的行为,并不需要有人来上门推销,最多也只是有导购套路一下我们而已。那这些消费品公司有没有销售呢?有的,但是并不需要给我们上门推销,也并不是卖场里那些导购,卖场都不是直营的,只是渠道商的。那消费品公司的销售是做什么呢?主要是和渠道商打交道。消费品牌在全国各区域有好几个大的经销商,比如华南华东西南华北总代理,总代理下面又有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像沃尔玛、家乐福这种连锁商超是直接从品牌方拿货,属于KAM客户。品牌方的销售就是和这些经销商和KAM客户沟通,给他们铺货,下达销售任务,定期和他们碰面了解销售状况,也处理一下铺货方面的问题。这些销售面对的客户都是既有的渠道商,和品牌方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蚱蜢,并不需要去潜规则他们,也不需要应酬。

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例,像博世、维宁尔、安波福这种零部件公司,也有销售,叫Key Account Manager(大客户经理),他们面对的客户是大众、通用、福特、吉利、长城等主机厂,零部件厂的销售也并不需要去推销给这些主机厂,用不用他们的产品都是总部高层之间谈好的事情,根本不关销售什么事情,销售主要和和主机厂的采购对接,因为汽车行业的采购非常龟毛,要求的合同一大堆,比如《采购合同》《供货协议》《技术协议》《零部件开发协议》《质量保证协议》《保密协议》等等,每一份都有很多各自需要谈判的地方。报价方式也非常变态,要提供报价的成本核算的每个细节(报价是怎么算出来的),而且要随时被客户challenge哪一条不合理,打回来又要重新做,还要负责催款,客户现金流一般都很紧张,不一定能及时付款,得要厚着脸皮去催,最变态的一点是每年都应付客户的降成本压力,如果降不了又要想办法怎么去和客户去沟通。最后客户的采购每年过来审厂,销售得要陪着,晚上要带着客户去吃喝嫖赌潜规则,当然,这种应酬也不多,一年就一两次。

贴一张图,是安波福的销售岗位说明,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不用销售的高薪工作(哪种销售不需要推销产品也能年薪50万)(2)

再以科技行业为例,如芯片、传感器、屏幕、电器元器件等等,这个行业比较特殊,KAM客户如各大手机品牌直接从原厂买,有原厂的销售伺候着。由于这些零部件本身也是品牌,也是标准件,很多不知名的小科技公司都会用得到,所以也需要在公开市场上买,于是就是从经销商那里买。所以零部件品牌的销售,一方面KAM客户自己亲自跟,另一方面也管理渠道商,也并不需要去推销和应酬。

工业用品,如3M公司为例,他们有很多很多经销商,经销商有自己的销售,平时上工厂递名片推销产品的都是经销商的销售。但3M公司也有自己销售,他们的销售也会去拜访各大500强公司的工厂,但仅仅只是拜访一下,向客户介绍一下新的产品,不会进行销售活动,如果客户真的想买,他们也不会直接卖,而是介绍客户到他们的经销商那里去买,因为品牌方是不会和经销商抢饭吃的。这种销售爽得很,没有什么业绩压力,只要管理好经销商就行了。

我后面举的这些除工厂销售以外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是强市场导向型的行业,也就是品牌和产品本身是影响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并不会以销售的推销能力为转移,这些以to C的消费品行业居多,因为消费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喜好是任何销售员都改不了。但就算是to B的工业品行业,比如博世,大家都知道高通的芯片好,博世的火花塞好,3M的胶带好,因为他们确实好,B端客户也买账。而弱市场导向型的产品,如医药,患者并不能决定用哪种药品,决定权在医院和医生,这就给了PY交易提供了机会,那对销售的个人能力就有很高的要求。

强市场导向型的结果是,并不需要销售去推销,销售只要维护好渠道和几个KAM客户,做好中间的沟通工作即可。这些市场导向型的行业,外资都占不少,主要分布在消费和科技行业,开的薪水都不菲,30-50万年薪很普遍。

这些销售的招聘看中什么要求呢?主要是看中行业背景,个人的销售能力倒是其次,比如你以前做过国产芯片的销售(原厂尤佳),刚好英语又OK,那你进高通做销售几乎是没问题的。

这种销售其实也并不需要口才很好,性格内向也能做,因为最重要沟通能力。性格内向的人沟通能力也可以很好,只要善于倾听,能够准确理解客户的意思,然后也能够准确的反馈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如果机会做这种销售,其实都是可以试试的。

原创不易,大家读完帮忙顺手点下右下角的“在看”或者”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喜欢我创作内容,想看到更多,欢迎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