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不想写这篇文章的,读者给我发了他的文章后,我就说了:语无伦次,一篇文章显示出这个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什么都不懂。这种水平也值得我去驳斥?

但是转念一想,可以让读者提高知水平,从这个出发点,还是值得一写的。

人们经常说:一个谎言需要更多个谎言来掩盖。

10月4日,有个叫“近卫步兵师”的“爱国大V”造了一个谣言,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

短短一段文字撒了两个谎:一是他说美军说师部文件丢了,所以无法统计伤亡。二是他说被38军揍这次战斗,美军不好意思提。

在被我指出谎言后(参见:“爱国大V”说:志愿军最大的胜仗,打得美军至今还在隐瞒真相?),“爱国大V”“近卫步兵师”写了文章进行狡辩,试图继续欺骗他的粉丝。

一、第一部分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2)

他说他没搜到,所以就等于官方网站不公布原始档案,所以就等于不好意思提。

这就奇怪了,他搜不到就等于美军不公布原始档案?这脑回路真清新啊。那么为什么他搜不到而我搜得到呢?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3)

1950年11月美军第2师的战争日记、G2报告、G3报告、G4报告,都可以轻易搜索出来。

这个谎言实在撒得太蹩脚了。这个逻辑和一些恨国党的逻辑是一样的。经常有恨国党说中国政府不公开志愿军的伤亡数据,逻辑是他们没看到,所以等于没公开。你没看到,只是因为你无知,不等于没公开。

二、第二部分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4)

上图的这段文字呢,是这个“近卫步兵师”想卖弄一下。

在网上装X其实是最容易被打脸的。

这段话暴露了两点。第一、这个“近卫步兵师”眼瞎,我明说了贴出的资料是美军战史,而美军战史只有《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这一本,这本书是朝鲜战争必看书籍,稍微了解一点朝鲜战争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军官方战史是什么书。

第二、说明他根本不知道美军战史是什么书,在临时抱佛脚。其实在上一段文字中也有体现,上一段文字中他因为临时抱佛脚,已经知道原始档案是存在的,所以他偷偷改口说:“不好意思提=提了,但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这一点结合他后面的错误,我一起来讲。

于是他又写了一段话,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5)

第一、他说:“报告里把番号写错了,38军写成了38th Army。”在后面一张图里,他也是这么批评美军官方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的,他说:“这本书把志愿军的军级单位一律写成了集团军(Army),还把志愿军的缩写PVA写成了解放军的缩写PLA。”他还来了一句:“可以说非常不严谨。”

这里包含两个错误。1、美军写志愿军的番号,用的标准和美军自己是不同的。军,一向用Army。这是美国人用的标准这个所谓的“优势军事领域创作者”不懂,然后说人家非常不严谨。

2、美军书写志愿军的缩写一向是“CCF”,他又不知道。真让人奇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一开口就是错,他怎么不怕丢人的?这其实进一步说明,这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之前没有看过任何一本美军资料,被我指出造谣后,在别人的指点下,临时去翻了一下。只要看过就可以知道,“CCF”在美方资料的出现频率之高。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6)

第二、他贴了美军第2师战争日记的截图后说:“那么美军第2步兵师早晨直到下午2点在干什么?不好意思,作战日志里没!有!写!

结合上文,他得意洋洋地质问我:“但是,请问这位知名大V,你真的看过这本日志吗?又或者,你根本看不懂?”

这些话充分暴露了他是临时抱佛脚。无论是美军官方战史还是美军档案资料,他以前都没看过,被我指出撒谎后,有人教他了,他临时抱了个佛脚。

因为我说了美军第2师战争日记,他去临时抱了佛脚,可是除了我说的这份战争日记,他真的看过美军任何一份档案吗?其实他的逻辑还是和上面一样,他没看到过,所以就等于不存在。不好意思,只不过是他读书少而已,只不过是他无知而已。来来来,我来给你看看美军第2师战争日记中你没看过的内容。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7)

文件太长,就不全部截图了。除了这份文件,美军第2师战争日记还有其他文件。

不好意思,这位无知之徒,并不是你不知道或者没看到就不存在的。事实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美军档案文件的电子文档是美国的军迷制作的,还有无数的文件没有被做成电子文档。美军的档案多得吓死人。比如我前面那张图中的美军第2师1950年11月的G2、G3、G4报告,我手上就没有电子文档。

但是能因为他没看到过电子文档或者孤陋寡闻,美军的档案就又不存在又不公开了呢?

把无知当成自己的资本,我是很佩服这种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的。

三、第三部分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8)

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这个“爱国大V”试图转移话题,把我指出他撒谎说成是争论“松骨峰”这个地名美军是怎么称呼。这种转移话题的文字本来和主题无关,但很有意思,暴露了他的无知,所以我也贴出来。

他说美国人把松骨峰称为“铁手套之地”,这里是低级错误。第一、他不知道这次战斗的正式名称是什么。我在上篇文章已经讲过了,正式名称叫凤鸣里战斗。如果他是个普通人,不知道也很正常,但是他的认证身份是“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连战斗名称都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

为什么我说他不知道这次战斗的正式名称呢?

这是因为第二、他把松骨峰等同于他所说的“铁手套之地”,熟悉朝鲜战争的人都知道,美国人其实把这个所谓的“铁手套之地”更多称之为“印第安苔刑场”,这个称号在中国更有知名度。这种细节就不说了。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9)

不管是“铁手套之地”或是“印第安苔刑场”其实都只是美国作家的比喻,但是指的都是北起军隅里、价川,南至龙源里、葛岘这一长段公路的战斗,见上图。美军断后的23团在军隅里和价川,正面临着志愿军40军的压力。美军突围部队以9团为先锋,首先在松骨峰东侧、书堂站北侧的无名高地遭到志愿军335团1营的阻击。然后从无名高地一直到南边山口的葛岘、龙源里,美军一路突围一路挨揍。志愿军最后的阻击阵地在龙源里,是337团3连。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0)

截图自《38军战例选编》

现在懂了吧,松骨峰战斗是有特指的,指的就是335团3连的阻击战斗。而美军挨揍的整个战斗叫做凤鸣里战斗(第二阶段),这是一个大规模战斗,由松骨峰战斗、龙源里战斗、葛岘战斗等小战斗组成。著名的战斗英雄,337团1连2排排长郭忠田的阵地就在葛岘主峰边上200米。

这就进一步说明,这个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连战斗名称都搞不清。

这就引出第三、一个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区分不了战斗的概念,把小战斗等同于大规模战斗。如果是个普通读者,这种错误我就一笑了之,但这个大V是戴着“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的帽子来狡辩的。那就得把他的成色露露底,让人们看看。

以上文字,这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试图狡辩他撒谎的第二个部分,“美军不好意思提”,“不好意思提=提了,但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但是没有说服力,所以他只能说“含糊其辞”,以表示美军隐瞒真相。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1)

可惜的是,关于美军第2师挨揍的部分,美军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潮起潮落》从119页一直写到127页。这本书是官方战史,权威性和学术地位等同于我们的官方战史《抗美援朝战争史》,而《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38军揍美军第2师的部分只有107页到109页,总共两页纸不到。美军的惨重失利,结果美军的官方战史比我军的官方战史记载更详细。我不知道这个人怎么厚着脸皮说出“美军不好意思提”,“不好意思提=提了,但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请问公开出版的官方战史,这个是“不起眼的角落”吗?

四、第四部分

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这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得意洋洋地放出了他的“大杀器”,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2)

他说的原话是“美军非要说师部文件丢了,所以无法统计伤亡。”

他现在狡辩说:我指出他说“美军第2步兵师丢失了作战记录文件=造谣”。

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吗?他的小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然后我们来看看他的“大杀器”,他提交了所谓的“证据截图”,指出是阿普尔曼说的。可惜又再次证明了他的小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阿普尔曼说的是“很难估计11月29日到12月1日(指11月30日下半夜)的确切伤亡。”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文件丢了。

那么我们先来说一个常识,统计伤亡数据,都是战斗结束后统计,战斗没结束,怎么统计伤亡呢?所以,美军能在11月30日就丢失在12月撰写的伤亡统计报告吗?显然,就算外星人来了,也没这个本事。

那么阿普尔曼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阿普尔曼说的是:很多文件丢了,所以搞不清哪些伤亡是11月29日之前的,哪些伤亡是29日到30日。所以没办法估计11月29日到12月1日的确切伤亡。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3)

所以最终美军官方战史中形成的表格是11月15日到12月1日的数据,见上图。

在美军官方战史中给出了伤亡数据,直接打了这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的脸。他口口声声说:“美军非要说师部文件丢了,所以无法统计伤亡。”

这句话和美军没有办法统计精准伤亡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们来看一份美军的原始档案,是美军第2师第9团的伤亡统计数据,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4)

简单翻译一下:1950年11月1日,第9步兵团的兵力为178名美国军官、2606名美国士兵,17名韩国军官和531名韩国士兵(韩军附编),总兵力为3332人。各营的兵力如下:

1营:美国军官35人,美国士兵591人;韩国军官6人,韩国士兵156人,总计788人。

2营:美国军官35人,美国士兵592人;韩国军官5人,韩国士兵166人,总计798人。

3营:美国军官38人,美国士兵607人;韩国军官6人,韩国士兵151人,总计802人。

团部及直属队:美国军官70人,美国士兵816人;韩国军官无,韩国士兵58人,总计944人。

该团在这一个月内遭受了许多损失,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950年11月27日至30日期间,在球场和军隅里附近,当中国军队以压倒性的数量攻击我们的阵地时。总共有1766人在战斗中伤亡:37人死亡,370人受伤,1359人失踪。该团各营遭受的损失如下:

1营:阵亡11人,受伤49人,失踪368人,总计428人。

2营:阵亡15人,受伤125人,失踪191人,总计331人。

3营:阵亡4人,受伤102人,失踪291人,总计397人。

团部及直属队:阵亡3人,受伤16人,失踪239人,总计258人。

由于非战斗原因,该团还有356名美国士兵和65名韩国士兵减员,共计421人。

11月初,该团的兵力得到了127名美国士兵和3名韩国士兵的补充。还有254名美国士兵和35名韩国士兵从医院返回该团。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5)

我们可以看到美军第9团统计的数据就不是从11月15日起,而是从11月27日到30日,其实就是说美军第9团丢了27日和28日的统计数据,或者因为战事紧急,没有来得及统计这两天的数据,毕竟美军第9团是先锋部队。

所以严谨的做法就是统计11月27日到30日。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文件形成日期是1950年12月16日,这种都是基本常识,只有战后才能统计伤亡。战斗中能丢掉未来的文件吗?丢失的只是之前的统计。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无知到这种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美军第9团这份统计是12月16日的,和《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潮起潮落》所引用的12月1日统计数据是有差异的。原因上一篇文章已经讲过了,最往后的统计数据就会包括掉队归队的人员(即美军第9团原始报告中统计的失踪人员中归队部分,顺便说一句,在后来的统计中,这些失踪人员又会被区分为阵亡、被俘、失踪。区分美军伤亡数据是很费脑子的,不同时期的文件或书籍中的数据都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成文年代时间有多少失踪、被俘人员被判定为阵亡。)

但是正如我指出的那样,美军的数据统计是非常复杂的,多出来的人数并不就是归队人员,实际的归队人员要高于两者之差。这是因为我在一年前的两篇文章里讲过的一个问题(参见:美军解密档案:朝鲜战争美军的损失,共计77万人和美军解密档案:朝鲜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精神病人太多了),美军每次遭遇严重挫折,就会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通俗地说,就是装病。战斗一结束,这些美国大兵就声称自己病了,跑到医院去,所以就会被算成非战斗减员。

这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是这样解释美军战史中的伤亡表格的,见下图。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6)

这段话说明他根本不懂基本的军事术语和美军的统计方法。8662人-4940人=3722人的差额指的是非战斗减员。战斗伤亡,非战斗伤亡,战斗减员,非战斗减员是军事学上的基本术语。简单点说,非战斗减员=非战斗伤亡 病员;战斗减员=战斗伤亡(包括失踪、被俘);战斗减员 非战斗减员=总减员。表格只能说明美军在12月1日的统计数据是8662人的总减员,其中战斗伤亡4940人。但是正如我上面所言,这个数据到12月2日就会发生变化,一是有掉队人员回来了,二是有人开始装病了。到了之后一段时间甚至很多年后又会发生变化,因为有的人确认是被俘了,有的人确认是死了。甚至到21世纪还会变化,因为终于可以确认有的人被俘后死了。这种,美军算阵亡。所以我在上文说,不同时期的文件和书籍,同一场战斗美军的伤亡数据是不一样的,根据实时情况变化,造成了不一样的数据。

这些基本概念,一个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居然不懂,但是他知道韭菜喜欢看什么,韭菜喜欢看“美军又在玩弄统计标准和统计范围的把戏。”来满足爱做梦的心理。

退一万步讲,美军无法精准统计11月29日到11月30日的伤亡能说成美军撒谎吗?

明星的爱国言论(为什么热衷于造谣)(17)

那么我们用同样的标准套用到志愿军身上,志愿军38军的统计和美军是一样的,也只有大致范围的统计,同样没有29日到30日精准伤亡是多少,见上图。按照这个“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指责志愿军38军撒谎呢?

五、结论

在事实面前只有两个结论了:第一、这个所谓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的小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无知到极点。第二、故意撒谎。

最后,我看了他文章后的留言,真是让我羡慕啊。我这个人喜欢清理粉丝,定期把粉丝里脑子不怎么好的人清理掉。这些人对任何一个自媒体来说,都是质量上乘的“韭菜”。在跟钱过不去了三年之后,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有多蠢,要是我没把“韭菜”清理掉,像他那样粉丝里充斥着大量的“韭菜”,我早发达了。曾经有一大群真挚的“韭菜”摆在我面前,我却残忍地把他们赶走了,愚昧啊。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