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食味鲜美,不仅能增进食欲,同时因其含有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抑菌、杀菌功能,可祛风湿、健脾胃、止霍乱,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地膜种植普及,大蒜病害越来越重,其中大蒜菌核病导致的大蒜腐烂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危害最重。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1)

大蒜菌核病,又名大蒜茎腐病。由于它借助于风雨、浇水和人工作业传播,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地块达40%,将导致减产50%以上,蒜头品质下降,引起严重减产影响蒜农生产积极性。

那么,大蒜菌核病是由什么病菌引起的,发病规律有哪些,发病时有什么症状,如何有效防治呢?带着这些问题,下面为您介绍大蒜菌核 病的防治技术。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2)

一、大蒜菌核病发病症状

大蒜菌核病主要为害大蒜的假茎基部和鳞茎。病菌侵染发病的初期,可见到大蒜的发病部位呈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加重这些病斑颜色逐渐呈暗色或灰白色,病部开始溃疡腐烂,并发出强烈的蒜臭味。如果遇到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表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这些菌丝可导致周围的杂草也布满霉层,并溃疡腐烂。大蒜叶鞘腐烂后,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也随之开始萎蔫,逐渐黄化枯死,蒜的根须、根盘褐变腐烂,蒜头散瓣。一般在5月上旬左右,病部形成不规则的鼠粪状黑褐色菌核。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3)

大蒜菌核病蒜头受害症状

二、大蒜菌核病发病规律

1、病原菌。大蒜菌核病是由病原为大蒜核盘菌(Sclerotiniaalli)侵染所致,该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薄片状或豆瓣状,大小3~18 mm,表皮光滑呈黑色,萌发时菌核上长出子囊盘1~14个,多为4~5个,盘柄较平滑呈棕黄色;子囊盘浅红褐色,直径0.4~8mm,子囊和侧丝整齐地排列在子囊盘上。子囊呈圆柱形,基部细狭,大小170~242×7~16µm,内含长椭圆形的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无色具隔,两端钝圆,大小12~20×7~10µm。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4)

大蒜菌核病蒜头散瓣腐烂症状

2、传播途径。 大蒜菌核病的病菌是以菌核形式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夏,也可混在蒜种和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病菌中的豆瓣状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10~13个月。混杂在大蒜种和病残体上的菌核会随着播种、施肥而落入土中。当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后,土壤中的菌核会陆续产生子囊盘,成熟后射出子囊孢子,侵入假茎基部形成菌丝体。播种早的年份,少数菌核秋季就能萌发,使幼苗发病。病菌在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果胶酶,溶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使病茎腐烂,以后菌丝体从病部向周边扩展蔓延,最后在病组织上形成菌核,随收获落入土中或留在蒜头上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5)

大蒜菌核病受害田及蒜头发病症状

3、发病条件。大蒜菌核病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较重,一般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最有利于菌核的萌发形成子囊盘,也有利于子囊孢子侵染蒜茎。当春季气温达到6~7℃时,土壤中菌核就产生子囊盘,当气温上升到13~14℃时,形成病菌侵染的第一个高峰。发病高峰多在4月下旬,菌核形成多在5月上旬以后。常年连作地块,由于病菌基数大,感染发病重;地势较低,土质黏重,田间易积水地,土壤湿度高,病菌易萌发,侵染发病重;春季阴雨天多,或浇水过勤过量,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发生;覆膜大蒜由于膜下相对湿度高,较露地种植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密度偏大、中耕除草不及时,植株长势弱,发病相对较重。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6)

三、综合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清洁田园。连作地由于菌核落在土中,通过轮作倒茬可有效地减少土壤病原基数,减轻病害发生。种植大蒜应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即便倒不开茬口,也要种植2~3年大蒜轮作1茬小麦。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大蒜病残体及田间杂草,带到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这也是减少田间病原行之有效办法。种植地块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平坦地块,要及时深耕晒垡,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以利于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传染。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7)

2、优选蒜种,消毒灭菌。自留蒜种时应选用无霉烂、不散瓣、无伤残的健康无病的大蒜头,外出调种时应注意不到病区引种。播种前可选用50%多菌灵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量的0.3%对水适量均匀喷布种子,堆闷种5小时后,晾干待播种。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8)

3、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蒜是浅根作物,底肥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氮磷钾三大要素肥料要搭配合理,一般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有条件的可加施酵素菌肥50公斤,加施优质大蒜复混肥100~150公斤。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2.3~2.4万株,防止过密植株长势弱,抗病能力下降。覆膜种植大蒜要注意底水不宜过大,防止第二年开春气温回升后,膜下水分高、湿度大,有利于病菌萌发。对于4月上中旬膜下湿度过高又难降湿的低洼地,为防止病害大发生,可于4月中旬揭膜降湿。

大蒜根腐病是什么病(大蒜散瓣根盘腐烂)(9)

4、发病初期,药剂防治。春季气温回升后,注意田间观察,发现病害发生,即可药剂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最好选用复配药剂防治,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3%戌唑醇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重点喷在茎基部,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