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好,大家都喜欢。事倍功半呢,好不好,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喜欢事倍功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关爱也是有限的,爱这个多了就无暇爱另一个,反倒是,比一比,另一个不但不招待见,简直就是令人生厌了。比之上世纪之前,重男轻女,嫡子观念很重。所以在一个大家族里,长子长孙,特别是嫡长子,特别受老人家疼爱和喜欢。老人家偏爱长子长孙,其他的非长子长孙的子孙,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这个不用多说,懂得人都有切身的经历和体会。

言归正传。事半功倍当然好。省时省力效益高,谁不喜欢呢。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它又有点玄。事半功倍靠什么?靠方法和技巧。方法和技巧靠什么?靠人的智慧,或者说智商。地球物态是橄榄型的,社会财富分布也是橄榄型的,人的智慧也是橄榄型的。高智商的人,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少数;中间部分的,大家都智商平平,凡人俗人一个;再下面,低智商的也是少数。所以说,大家都喜欢事半功倍,都希望事半功倍,但很多时候真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好高骛远。最后导致的就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这么说,是不是就是说,智商一般或有障碍的人就被否定了呢?不是的。万物平等,人人平等,每个人的发展权都是平等的,都有向上向好的权利。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思想,有精神,有积极乐观,有向上的美好愿望,人人皆有。古人非常有智慧,总是告诉我们“勤能补拙”,告诉我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聪明人可以走捷径,靠过人的智慧事半功倍。但是智商智慧一般的人,可以通过下苦功夫,可以通过勤勉拼搏奋斗来取得成绩。只要功夫下到了,经冬的梅花会更加馨香;只要有韧劲有恒心,粗铁棒也会磨成宝剑,光芒四射。

事倍功半好,事半功倍同样好。但是在现实中,人们是趋利的、向好的。所以人们都推崇事半功倍。老师对学生、领导对下属、父母对子女,莫不如此期待。都希望他们能高效,能事半功倍。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无可厚非。但不好就不好在,老师也罢、领导也罢、父母也罢,有时候就像那个偏爱长孙的老奶奶,眼睛里只有“事半功倍”这个长孙子,希望孩子们都能是“事半功倍”的模样。这有些理想化,不切实际。坏就坏在,有时甚至还类比一下,一棒子打死,把“事倍功半”归结为做无用功,动辄就说,你别做无用功了。这么说的人,一定是没学过初中物理的,不懂得功的转换。也就是说,压根就没有什么无用功,只要你做了功,就会有对应的功回应,问题只在于功耗多少而已。多耗一点功,得到一点功,哪怕是一丁点,也是得到了,也是收获了,难道不是么?难不成,就因为功率太低,效率太差,就不做了,躺平?或者摆烂?拔苗助长拔不得,认识并承认差异性,才是最好的方法。

没有白费的努力,奋斗了就一定有收获。别的不说,盯着目标不舍地追逐,单这个过程,这种精神,首先就是最好的收获。所以呢,事半功倍固然好,但是呢,事倍功半,也绝容不得小瞧,更容不得打击,而要更加鼓励和支持。事倍功半殊属不易,事倍功半更需要呵护、鼓励和支持!

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1)

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2)

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3)

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4)

09.22手机草于三一宅

,